安澜会馆
一、建筑名称:安澜会馆编辑本段
位于仓山区仓前路与解放大桥交叉路口,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三、建筑演变编辑本段
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会馆在民国时期曾名“皇宫酒家”,内设舞厅。
建国后作为仓山区环卫所。
福州厝
1989年和1992年先后修葺,1990年1月改为仓山区文化馆。
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FZCUO
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2013年8月会馆再次启动修复。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建筑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筑前后两进三落。建筑前跨街原有照壁、旗杆、香炉等,早毁。大门为浙江风格,青砖外墙,八字大门,上下砖雕装饰。大门内为戏台,歇山屋顶,内做藻井。天井两侧双层看楼。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副阶周匝,重檐歇山顶。正殿前再设一道外廊,外廊前檐原有浮雕盘龙柱,后被移往于山玉皇阁。第二进在大殿后高台之上,为双层木构,面阔九间,进深五柱,左右有双层厢房。建筑两侧还有附属用房若干。整个会馆基本以浙江风格为主。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江苏无锡人孙尔准,官闽二十年,升任闽浙总督。浙人感其恩德,设孙文靖禄位于馆,每年诞辰大张庆贺。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于会馆右侧建祠祀奉。内立《孙文靖碑记》,碑高3.03米,宽1.10米,厚0.27米,碑文记载孙尔准修成福州小西湖及兴化木兰陂,建义仓,拓贡院,复书院等功绩。石碑现保存完好。
福州老建筑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约1900】 福州老建筑
【1911-1913年】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2009】 FZCUO.COM
FZCUO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老建州筑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老建筑
福州厝
FZCUO.COM
福州厝
FZCUO
福州老建筑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2012年】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厝
FZCUO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厝
林轶南
五、 相关资料编辑本段
《福州遍地有会馆 其中浙商“安澜会馆”最负盛名》 (载2010.01.22 《福州晚报》) 林轶南
林精华/文 张永明/图
福州老建筑
FZCUO
福州有“东江流向应到海”之地利,自古以来便成为对内、对外贸易的集散中心,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各地商帮为了在福州经商有立足之地,纷纷建立“会馆”,多达70余所。会馆有省内和省外之分,闽省所辖的“上四府”——延建邵汀;“下四府”——福兴漳泉及其所属各县,在福州都普遍建有会馆。外省的会馆数量不多,仅占十分之一,其中以仓山区建立的浙商“安澜会馆”和粤商“广东会馆”,最负盛名。 林轶南
“安澜会馆”,又称“浙江会馆”或“上北馆”,位于藤山(仓前山)北麓仓前路250号,坐南朝北,面对闽江“江南桥”(仓前桥)和中洲岛,由此过万寿桥(解放大桥)可直达城内,交通便捷,景观优美,街市热闹。清末乡土诗人郑式金有诗为证:“……舸舰迷津傍两岸,东轳征逐过中洲。城南满市人如鲫,岭北二桥色弗秋。水秀山明呈异彩,渔歌玉笛不胜收。” 福州老建筑
安澜会馆是由浙江住闽经商的以木帮为主,联及酒、米、盐等帮筹资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造的。面积2400平方米。作为浙省在闽经商及政府官员、名人集聚的场所。会馆面阔38步。有前后二落,依山麓高低而建。由大殿、廊庑、戏台、天井、两侧廓楼(酒楼)等组成,花木扶疏,别具一格;大门额书出“安澜会馆”十分醒目,并有两只石狮拱卫,临街为二层楼房。集闽浙两省建筑风格于一体,是会馆建筑的奇葩。过天井上8级石阶,达大殿和廊庑二落,由48根木、石圆柱布局,廊庑额悬闽省书法家陈奋武题写的“玉林春晓”横匾,空间宽敞,富丽堂皇,雕件饰物保存完好,蔚为壮观。
会馆内尚存碑刻二方:一方上部刻篆体印章式“锡福安澜”4字,下刻捐资商号和集资者芳名及金额;另一方为“孙文靖公碑记”石碑,记载了会馆建立的原委和过程。
FZCUO.COM
会馆冠名“安澜”,含有在闽的浙商风平浪静,海不扬波,平安往返,生意兴旺的祈愿。安澜会馆与其他会馆一样,除以商业功能为主外,还有联谊、娱乐和文化教育的功能。在商业功能中有“牙行”、“洽谈”、“储货”、“客宿”等四大用途。会馆订有馆约,共同遵守,实行监事制,由一位“长班”常驻,负责馆内事务和对外交往。并配有数量不等的勤杂人员。
为显耀本地域的人文优势,1927年后,各地商帮在福州建立的会馆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安澜会馆还延续存在,经常邀约、集聚浙省籍在闽任职的官员,社会贤达和文化名人与会,参加馆庆或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庆贺活动,以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主闽任省政府主席的陈仪和作家、文化名人郁达夫等都成为这里的常客。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此后,抗战军兴,交通阻断,货运不达,且福州两度沦陷,安澜会馆曾沉寂一时;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由浙商一度改作“皇宫酒家”,供盟军和驻仓山领事馆的洋人、洋商及政府官员举行舞会、娱乐、宴饮的场所而盛极一时。
安澜会馆历230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既雅致清幽,又堂皇壮观,实为难得,体现了闽浙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特色。1989年和1992年修葺一新后,辟为“仓山区文化馆”,成为住地民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先后被定为区、市两级文保单位,2009年再升格为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再现了它昔日的风采和辉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