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不可移动文物

该分类下有165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不可移动文物" 分类下的词条

柔远驿
编辑:13次 | 浏览:54738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18:25

摘要: 柔远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重建于清康熙六年(西元1667年),为接待琉球国朝贡使者和商人贸易的场所。当年设有进贡厂,馆舍规模宽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瑞云塔
编辑:13次 | 浏览:33420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1-31 13:38

摘要: 位于福清市融城东南龙首桥头,由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兴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竣工。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塔高34.6米,花岗石材质,仿木结构阁式,七层八角。塔座周长二十四米,塔基由八块青石围成,状似八条案几脚,承托着角形的莲花座。座上依次以长短不一的八块一组青石叠加而上。飞檐八角浮雕弥勒,飞檐下是步廊,八面围上石栏杆,石匾上镌“凌霄玉柱”四字。第二层至七层两面开门,每个门各有两尊守门神,全身披挂,威武雄壮,全塔共有二十六尊。每层塔吣还设有佛龛,雕有佛座像,后佛像被人盗走。各层都浮雕着武士、比丘、罗汉、花卉、飞禽走兽和佛教故事等图案,丰富多彩。全塔大小浮雕菩萨、力士、佛像等共四百多尊,最大的高一点五米,小的只有零点二米,千姿百态,形神兼备。塔檐八角均镇一尊石雕镇塔将军,全塔计五十六尊。瑞云塔乃石工李邦达之杰作,极臻完善,有江南第一塔之称。1961年5月,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战坂境
编辑:5次 | 浏览:1338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10 22:54

摘要:  位于福州市郊新店乡战坂村,始建于五代,清代重修。内祀五代闽国将领李仁达及部奖三人。建筑从北向南,由戏台、大殿、厢楼等组成,面积840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廊后堂,悬山顶。四根檐柱[阅读全文:]

娘奶庙
编辑:6次 | 浏览:2583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10 23:09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义州街道开智路63号。建于清代,供奉陈靖姑。坐北朝南,木构,砖砌封火山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留存楹联题刻多处,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阅读全文:]

永德会馆
编辑:15次 | 浏览:53868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23:46

摘要: 位于台江区田垱社区硋埕里20号,中西合璧式建筑,原为永春、德化两县商人在福州建立的商帮和同乡会活动场所。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931年重建。现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东山别墅
编辑:31次 | 浏览:75023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20 11:45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8号,为带有院落的三层独栋别墅,砖木结构。始建于1927年。该建筑原为谢为霖(冰心堂哥)所有,后归于福建师范大学;建国后福建师范大学将本建筑与原居住于岭后街的陈氏家族对换“邑秀山庄”,故本建筑由陈氏家族居住至今。建筑红砖砌筑,虎皮石勒脚;标准英式中厅平面,正厅前有两层柱廊,呈维多利亚风格,左右房间突前,但不做八角端部,也未设地下室;第三层后退为露台,屋顶为木桁架四坡顶小青瓦屋面。整个建筑除中厅部分的两层柱廊及屋顶檐口部位叠涩线脚外,再无其他装饰。[阅读全文:]

贵丰赤石文昌祠
编辑:1次 | 浏览:266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11 18:42

摘要: 于2018年下半年被拆除,2019年原址整体新建。[阅读全文:]

三江口水师营
编辑:16次 | 浏览:33602次 词条创建者:天下     创建时间:03-18 11:49

摘要:  琴江水师旗营琴江在清朝雍正六年是镇守闽江、乌龙江、马江驻建“清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是清代全国东南沿海四大八旗水师之一。村内街巷布局状似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是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清代军事[阅读全文:]

西井林氏宗祠
编辑:1次 | 浏览:5366次 词条创建者:几雨     创建时间:02-21 11:51

摘要: 位于青口镇青圃村,据传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清代、民国、1990年多次重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阅读全文:]

美华书局旧址
编辑:23次 | 浏览:46864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5-16 15:09

摘要: 位于仓山区天安里14号,原系基督教美以美会设立的“美华印书局”旧址。该书局1859年由传教士万为、保灵筹划、由传教士麦利和负责建造,1861年动工、1862年竣工并正式营业。美华印书局开始即采用美国进口印刷机、以活版印刷,是近代福建最早、最大的采用新式印刷技术的图书出版机构。上海联合书局(华美书馆)成立后,改为联合书局的一个支局,称“美华书馆”。美华印书局主体为四层砖木结构的外廊式建筑,矩形平面,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南北宽八开间,东西五开间。一二层立面为殖民地券廊式,但拱券比较扁平;三层立面相对精致,采用了比较正规的古典主义做法:使用平过梁、有比较复杂的线脚,檐下有制作精良的仿希腊式托檐石。2015年公布为仓山区文物登记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