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都尉王恭主持修建福州府城时在山顶建造“样楼”,作为各城门楼的榜样,城成后更名为镇海楼。此后屡毁屡建。2008年原址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湖东路,建筑时间为1954年,具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的民族主义风格。装饰性斗拱、雀替、脊兽,都显示出古典细节。而正面入口的四根水泥圆柱则使用当时流行的苏式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柱式。[阅读全文:]
摘要: [卖鸡弄4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胡也频(1903-1931),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建,清末至民国多次维修。故居占地面积274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陈祺厝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横龙村后垱19号,合院式清代民居,封火山墙,双坡顶。由大埕、门头房、正座、厢房、后座、天井等组成。大门尖顶拱形门,砖砌,进为大埕,大埕与前天井间有砖墙隔断。门头房面阔三间,进深一柱用九檩。正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十三檩,穿斗式木构架。后座位二层木构楼房,二楼有走廊,西式风格。1949年后曾作为卫生院使用。2015年1月22日公布为仓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一个月后,在台屿拆迁中被毁。[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2号,为清代、民国时期闽海关税务司(关长)的住处。原址为英商义记洋行(Holiday, Wise & Co.)。本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为砖木结构、两层(带地下室)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但因四角截去,外廊不再连通而成为单纯的阳台;建筑立面上柱廊不发券。目前该建筑的外廊大部分被居民用红砖填砌,与原有的混水柱廊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形成比较别致的效果。[阅读全文:]
摘要: 中截陈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中截村,南偏东16度,占地面积750平方米。西洋式外立面,中式厅堂,属于典型的中西合璧二层民居建筑。由前天井、回廊、正座、后天井等组成。外墙为红砖墙,有露台。正座用青砖包围,底部设拱形门,内部中式风格。中式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十三檩,穿斗式木构架。[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大樟溪边的古码头下游约60米处。嵩口渡口鼎盛时私渡泛滥,因事故频发,官府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十二月立“奉藩宪永革私渡碑”,内容为禁止私渡、偷渡大樟溪之告示。2017年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