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大楼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魁岐村。茂飞主持设计,原设计为宿舍楼(Typical Dormitory)。1924年建成,命名为何氏纪念楼,以纪念为创校作出重大贡献的何乐益董事。1928年,何氏纪念楼毁于火灾,因此募捐重建宿舍,后改为文学院。其建筑原型影响了茂飞后续一系列项目。[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中山路23号中山大院内,原为明、清贡院“至公堂”旧址,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福建咨议局大楼。193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来闽,改名为“中山堂”。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乡凤洋远东村江边,是唯一一座供奉琉球国神的庙。庙为砖木石结构,面向东南临闽江,由门楼、戏台、走楼、钟鼓楼、祖殿组成,占地面积665平方米。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柔远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重建于清康熙六年(西元1667年),为接待琉球国朝贡使者和商人贸易的场所。当年设有进贡厂,馆舍规模宽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清市融城东南龙首桥头,由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兴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竣工。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塔高34.6米,花岗石材质,仿木结构阁式,七层八角。塔座周长二十四米,塔基由八块青石围成,状似八条案几脚,承托着角形的莲花座。座上依次以长短不一的八块一组青石叠加而上。飞檐八角浮雕弥勒,飞檐下是步廊,八面围上石栏杆,石匾上镌“凌霄玉柱”四字。第二层至七层两面开门,每个门各有两尊守门神,全身披挂,威武雄壮,全塔共有二十六尊。每层塔吣还设有佛龛,雕有佛座像,后佛像被人盗走。各层都浮雕着武士、比丘、罗汉、花卉、飞禽走兽和佛教故事等图案,丰富多彩。全塔大小浮雕菩萨、力士、佛像等共四百多尊,最大的高一点五米,小的只有零点二米,千姿百态,形神兼备。塔檐八角均镇一尊石雕镇塔将军,全塔计五十六尊。瑞云塔乃石工李邦达之杰作,极臻完善,有江南第一塔之称。1961年5月,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马尾圣教医院院长公寓(林陶江摄于2006.04)马尾圣教医院院长公寓(林陶江摄于2006.04)马尾圣教医院院长公寓(林陶江摄于2006.04)[阅读全文:]
摘要: 【所在位置】上杭路100号【建筑名称】原来名称:民国福州总商会【建筑质式】木结构 【建筑质量】轻度破损 【建筑年代】清末 【性质功能】 原有建筑性质:总商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