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州“三山”之一屏山南麓的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华林路78号,坐北朝南。为北宋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创建的华林寺的大雄宝殿;但大殿本身的始建时间无考。1958年大殿被鉴定为宋代建筑,是长江以南现存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盖洋乡盖洋村墩前16号。由郑章富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170余年历史。原寨占地面积4000平米,如今只剩2000平米主院落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系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明末始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寨墙用青石砌建,四个转角均有碉楼。寨内建筑有主座、左右边座等,主从有序,计有房屋80多间。寨墙顶部设有跑马道,内有水井两口,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盗、防匪功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同安镇洋尾村,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内有房间360间,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古堡设计巧妙,构筑奇特,易守难攻。塞墙四周建有走马道,西南角、东北角还建有碉楼、地窑。[阅读全文:]
摘要: 原名合潮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雅道巷北口,因由东南二潮合流于此得名。又因福州民间传说:古时有王氏之子与陶氏之女两相情爱,誓结夫妇,但被奸人破坏,不得如愿,终于月夜双双投河,故名“双抛桥”[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亭下路35号,建于清代,为福州传统建筑,带有高大的风火墙。建筑主人洪氏,与观井路洪宅的主人同属一个家族。建筑为四合院式民居,占地面积180平方米。由屏风门、天井、披榭、正座组成。天井左侧披榭已改建,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明间前部为轩顶,后部以屏门隔为前后厅。天井与大厅地面均为三合土铺成,建筑的门窗堵板上有人物、花草等精美的浮雕,整体建筑显得较为小巧、精致。[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