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复园路12-7号,从门牌号及位置推断,可能原为“琼庐”(1950年门牌号复园里3号)。主体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洋房。根据形态及历史地图判断,约建于1930-1940年间。建筑青砖砌筑,除檐口叠涩线脚外,装饰较为朴素。现为公安专宿舍。[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仓前山的鹤龄路(今爱国路),旧门牌号鹤龄路7号。原为罗丰禄(清末著名外交使臣)家族后裔所有。1903年罗丰禄去世后,其继弦夫人魏氏购买此处西式洋房一座,罗丰禄七房后裔全部居住于此。该楼房建筑面积约有数百平方米,另有花园院落二、三亩地。楼中设有“罗丰禄书楼”,收存罗丰禄大量书籍和外交日记。1954年被福建省驻军某部租用;1958年私房改造,此房全部拆除改建。现为部队住宅。[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天安里(1962年门牌号天安里4号),原为英华中学教工宿舍。现已不存。原址现为福州高级中学团结楼。[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东山里(1950年门牌号东山里2号),原为谢氏家族所有。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居安里7号,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建筑,面阔四间,正立面东部、北立面中部都有突出的塔楼;南侧带有花园,院落门开于居安里小巷中。原为福州早期基督教信徒、医师林叨安家族住宅,建于民国时期;后为林叨安之子、曾任东南四省邮政视察、台湾第一任邮政总长的林步瀛先生及其后代居住。2015年以“邮政司官邸”名义公布为仓山区文物登记点。[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天安里,面临闽江,南北走向,呈直线型,共5个台面,127个台阶。台阶高20厘米,宽1.8-2.3米,总长度66.7米,落差17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梅坞顶,始建于1962年,1964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文革期间,被辟为农场,公园设施尽毁。1972年以后开始重建,先后依山势修建了亭台楼阁、回廊、清池喷泉、叠石假山、石椅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