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仓山区 >> 仓前街道

该分类下有24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仓前街道" 分类下的词条

英华小礼堂
编辑:23次 | 浏览:10910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2 14:54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福州高级中学校内,又名“力礼堂”、英华礼拜堂(Nind-Lacy Memorial Chapel),由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力为廉偕其夫人及部分鹤龄英华书院校友于1905年捐建,以纪念两人的母亲Mary Clarke Nind和Eliza Woodman Lacy。现为福州高级中学体操馆。主体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的哥特式教堂,占地面积604.5平方米,长32.5米,宽18.6米,北偏西30度。附属钟楼,三层,约高21.65米,内有美国霍华德公司设计、麦克辛恩铸钟厂铸造的大钟。现为福州市高级中学体操馆。2013年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乐群路闽海关税务司公所
编辑:36次 | 浏览:7462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02 22:26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2号,为清代、民国时期闽海关税务司(关长)的住处。原址为英商义记洋行(Holiday, Wise & Co.)。本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带地下室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但四面外廊的四角截去,外廊不再环绕联通而形成类似阳台的空间;建筑外廊不同于19世纪的建筑,上下两层均用平梁而不用拱券。外廊内侧的墙面则用民国比较流行的水洗石做法。[阅读全文:]

德庐
编辑:8次 | 浏览:31905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6-09 01:46

摘要: 德庐(又作“德邻”)位于仓山区积兴里25号,紧邻端庐,为一座带有门廊的两层砖木结构洋楼,门廊有木制仿铁艺雕花拱券的装饰,以及富有福州特色的简化柱式,十分有趣。德庐主人为长乐籍华侨林氏,旅居新加坡。[阅读全文:]

江南桥
编辑:3次 | 浏览:27323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8-19 00:06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中洲岛与南台岛仓前路之间的闽江南港,又称“仓前桥”、“中洲桥”,宋代为浮桥,元初建木桥,屡建屡毁。清乾隆年间,福清人何际逑兄弟捐资及集资建石桥。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长约108米,八墩九孔,等跨。船形墩。1930年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1971年再次改建,加宽2米,增高4米,于中洲上建旱桥,将江南桥与万寿桥连为一体,改称“解放大桥”。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桥面倒塌,再次重建,现仅余桥墩残件于江中。[阅读全文:]

吟梅山馆
编辑:1次 | 浏览:9438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25 00:47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公园西路,旧门牌公园西路15号(1950),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乐群楼
编辑:30次 | 浏览:7855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0 21:37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 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立新路6-8号
编辑:15次 | 浏览:5789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2 15:31

摘要: 位于仓山区立新路6、8号,为三层(包括地下室)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建筑。可能建于1890-1900年之间,系仓前山早期西式建筑之一。建筑南立面因台风倒塌,修复后被改为清水砖立面。根据2005年编制的《福州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本建筑曾为“闽海关宿舍”。但在《闽海关史料专辑》等海关史料中均未查得,存疑。2021年3月以“立新路6号”名义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仓山警察分局旧址
编辑:16次 | 浏览:5657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2 14:35

摘要: 位于塔亭路口(塔亭路73号),建于1920年代后期,是具有朴素的英式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转角的雨篷较有特色。建筑临街,占地面积303平方米。总高9.8米,长21米,宽21米。该建筑曾经有多种用途。大部分原为日本人下枝茂雄产业,1943年以敌产收回。从该建筑转角处门额尚可辨认“雪鸿照相 SUEK HUNG STUDIO”、“福州警察局 仓山分局xxx”等字样。1949年出版的历史地图中亦将该建筑标注为“仓山警察分局”。[阅读全文:]

郑聚发寿板店
编辑:8次 | 浏览:4619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1 14:48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万春社区的塔亭路49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洋门脸”式建筑,建于民国初期。建筑临街,东偏北10度,占地面积58平方米;楼共三层,总高9.6米,长8米,宽8米。大门和窗户为砖砌拱顶,灰砖墙上有女墙一围。一楼临街店面原开设“郑聚发寿板店”(棺木店),现为郑氏后人居住。[阅读全文:]

兰记脱胎漆器店旧址
编辑:18次 | 浏览:70925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1 14:58

摘要: 位于仓山区塔亭路53号,为福州脱胎漆器大师沈幼兰创建的“沈绍安兰记”脱胎漆器店旧址,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三层砖木结构“洋门脸”式建筑,临街西式立面,后进中式木构架。1949年后转为民居。2013年1月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