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对湖街道,旧称大湖弄,因附近原有对湖(大湖)而得名。该弄北起鹤龄路(今爱国路),南经湖山里(今逸园新村)通楼后街(今对湖路),全长约245米。道路东西两侧原有法国、日本驻福州领事馆建筑,现均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的最南端,具体范围为东至上藤路、南至立新路白鸽楼北侧、西至上三路及三县洲大桥,北至闽江南岸,且包括三县洲岛和中洲岛两个闽江上的岛屿,总面积为53.22公顷。[阅读全文:]
摘要: 一、区域名称:台屿村《榕城考古略》载:群山中沃野千余顷,田中有小阜,如三台,或曰瓜屿,亦曰柯屿,又名台屿。二、区域范围:台屿村地处仓山区西南部,环绕台屿、柯屿两个小山包建设,现有建成区东界台屿路,西临盘[阅读全文:]
摘要: 一、道路名称:乐群楼二、道路起讫: 东起梅坞路,西接爱国路,全长约800米。三、道路衍变: 咸丰四年(西元1854年),英国驻福州领事经地方政府批准,租用天安寺双江台空地建筑领事馆及官邸[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南台岛东南端、乌龙江北畔,帝封江东岸,东邻城门镇,西北接盖山镇,西面和南面邻江,又称“桔洲”、“白花仙洲”,全镇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下辖天福、乾元、敖山、杜园、店前、吴厝、洲尾等7个行政村和螺洲社区。螺洲历史悠久,名人荟萃,名胜古迹众多,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阅读全文:]
摘要: 衣锦坊位于南后街西侧,是“三坊七巷”的“三坊”之一,旧名通潮巷。宋初改称棣锦坊,宣和年间,又改名禄锦坊,宋淳熙年间,进士王益详退归故里后,改禄锦坊为衣锦坊。此后,坊里还出了明代都御史林廷玉、进士郑鹏程等,他们荣归故里,而“衣锦坊”的坊名也一直沿用了下来,人们取其“衣锦还乡”之意。[阅读全文:]
摘要: 公园路是位于仓山区中部的一条路,隶属于仓前街道。清光绪年欧美各国来闽人员在现福州人民体育场处开辟跑马场,民国改为林森公园,路遂而得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