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臣花园
一、建筑名称:禅臣花园编辑本段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禅臣花园(Siemssen Garden)是近代福建最早的一座西式花园,也是仓前山居留区内外侨创建的唯一公园。它由禅臣洋行(Siemssen & Krohn)创建,园中收集引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名木,建有西式园林小品如喷泉水池等,据说其玻璃暖房在当年曾轰动京城。禅臣花园的具体创建时间目前尚未发现准确的资料,目前仅知其建于光绪十七年(西元1891年)前,具体筹建人员、建筑师、施工队、园艺师等均未见记载。
三、建筑演变:编辑本段
1894年开始,禅臣洋行的创办者谢弥沈(G.Siemssen)任德国驻福州领事,并将德国驻福州领事馆设在禅臣花园中。
民国八年(公元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此园及德国驻福州领事馆馆舍作为敌国的政府资产,被北洋政府没收。此后二十年间用途不明。
民国廿八年(公元1939年),福建省政府在禅臣花园旧址创办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所,次年改称福建省研究院,下设工业、农林、动植物等研究所。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51年,全国大学院系大调整,福建省研究院并入福州大学,改为生物系,不久又改称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83年,建于园内的德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被管理者、使用者福建师范学院莫名拆毁,仅剩地基,又残存多年。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在福建师大生物系50多年的使用期间,园内大批珍贵树木相继死亡。仅1990年后,这些超百龄古树中,就有五株树王相继致死。它们是:
“中国澳洲栗豆王”:该树高10.50米,胸围1.60米,冠幅直径5.40米。它是全国仅活的一棵澳洲栗,又是百龄古树。1990年因污水浸泡中毒而死;
“中国金刚纂王”:高8.50米,胸围2.00米,冠幅直径7.00米,是国内目前已知最大的金刚纂。2000年,校园施工,将石灰搅拌池设置在古树边上,“中国金刚纂王”被水泥毒死。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中国大叶南洋杉王”:2003年被它的管理者,负有保护责任的福建师范大学“监守自盗”锯掉;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中国平顶赤松王”:2006年,因师范大学校园装修施工,在树旁搅拌水泥石灰而死亡。 FZCUO
“中国落羽杉王”:高17.00米,胸围直径2.80米,冠幅直径15.00米。该树为内国最早引种,比现存的新树王南京的1号落羽杉引种(公元1917年)还早了半个多世纪,而且还会结果。因古树监管单位、负有保护责任的福建师范大学为“美化园区”,在园内密植了水鬼蕉、合果芋等植物,破坏了古树长期适应的生态环境,导致它于2008年5月死亡。 福州厝
2006年,禅臣花园旧址由福建师范大学租予师大附中所办私立时代中学使用,保护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禅臣花园位于程埔路172号,仓前山南坡,占地约15亩,目前德国领事馆馆舍、花房、雕塑等均已不存,喷泉、水池仅剩残迹,惟独当年栽种的奇花名木历尽沧桑,有相当一部分幸存下来,有多株还成为了“中国树王”,仅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木就有27株。一个仅有15亩的弹丸小园集聚这么多的“中国树王”,这在全国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一座城市之中有如此之多的“中国树王”,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林轶南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管理者的专业水平、管理疏失和有意破坏等因素,造成大量珍贵古树死亡。目前,生物系校园还剩下的四株“中国树王”,均属国家一级保护树木。
“中国异叶南洋杉王”:异叶南洋杉是“世界三大庭园观赏树”之一,园内的四株异叶南洋杉是19世纪40年代引进的树种。其中一株高35.00米,胸围3.70米,冠幅直径达21.00米,是“中国异叶南洋杉王”;
“中国大叶南洋杉王”:原来的“大叶南洋杉王”被师大锯掉后,园内的大叶南洋杉尚存三株,其中最大的一株高33米,胸围2米多,它由老二递补“中国大叶南洋杉王”; FZCUO
“中国加那利海枣王”:加那利海枣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贵典雅的棕榈植物”,该园内也有两株,其中一株高7米,胸围2.3米,为“中国加那利海枣王”。 FZCUO.COM
“中国安波那王”:高18.00米,胸围直径 2.70米,冠幅直径 12.70米,国内各植物园的安波那树都是它的后代。
福州老建筑
此外,禅臣花园尚存自由形水池一处,规则形喷泉池遗迹一个,已被改为花坛。
福老建州筑
【1901】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02】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10s】
FZCUO
【1994】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禅臣埕禅臣洋行 下一篇 藤峰可园(公园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