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仓山区 >> 仓前街道

该分类下有24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仓前街道" 分类下的词条

林森公馆
编辑:19次 | 浏览:41737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6-13 19:32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七星巷2号,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的公馆,建于1920年代,为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由江屏藩等福州乡亲筹建。建筑占地380平方米,分为主楼、副楼,副楼每层仅有一个房间。主楼中间大厅、左右厢房,厢房后各有一口水井,并有曲形楼梯。原二楼大厅陈设林森收藏的古董,中间为仿制御座式的座椅,铺以清帝御座用座褥、背垫、坐垫、手垫各一套,均为黄缎面,金线绣九头龙,精致绚丽。座前排一古鼎。厅的两旁有四架玻璃柜,内陈列古董。1949年后,解放军某部一医疗队占用主楼,林森家属迁至副楼居住;1951年,医疗队将副楼也全部占用,林森家属迁至七星巷3号属林为桢的房内居住。医疗队迁出后,公馆归仓山区房管所所有,迁入20多户居民。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安澜会馆
编辑:25次 | 浏览:43128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18:27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路与解放大桥交叉路口,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阅读全文:]

梅坞民国巷道阶梯
编辑:6次 | 浏览:1188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30 20:50

摘要: 位于仓山区观井路31号边,烟台山北坡。正前方为仓山中洲岛,台阶有5段组成,由山脚延伸到烟台山半山腰,台阶呈圆弧形。高度19米,总长46.9米,宽3.5米。[阅读全文:]

观井腊味店
编辑:9次 | 浏览:45731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13 01:02

摘要: 观井腊味店位于观井路31号,东依民国时期的邮政储金汇业局福州分局,1957年前为私人布店,后转属福州肉制品厂。毁于南江滨大道的修建中。[阅读全文:]

英华小礼堂
编辑:23次 | 浏览:9255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2 14:54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福州高级中学校内,又名“力礼堂”、英华礼拜堂(Nind-Lacy Memorial Chapel),由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力为廉偕其夫人及部分鹤龄英华书院校友于1905年捐建,以纪念两人的母亲Mary Clarke Nind和Eliza Woodman Lacy。现为福州高级中学体操馆。主体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的哥特式教堂,占地面积604.5平方米,长32.5米,宽18.6米,北偏西30度。附属钟楼,三层,约高21.65米,内有美国霍华德公司设计、麦克辛恩铸钟厂铸造的大钟。现为福州市高级中学体操馆。2013年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乐群路闽海关税务司公所
编辑:36次 | 浏览:6122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02 22:26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2号,为清代、民国时期闽海关税务司(关长)的住处。原址为英商义记洋行(Holiday, Wise & Co.)。本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带地下室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但四面外廊的四角截去,外廊不再环绕联通而形成类似阳台的空间;建筑外廊不同于19世纪的建筑,上下两层均用平梁而不用拱券。外廊内侧的墙面则用民国比较流行的水洗石做法。[阅读全文:]

德庐
编辑:8次 | 浏览:26813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6-09 01:46

摘要: 德庐(又作“德邻”)位于仓山区积兴里25号,紧邻端庐,为一座带有门廊的两层砖木结构洋楼,门廊有木制仿铁艺雕花拱券的装饰,以及富有福州特色的简化柱式,十分有趣。德庐主人为长乐籍华侨林氏,旅居新加坡。[阅读全文:]

何树远故居
编辑:12次 | 浏览:4408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5-29 15:03

摘要: 何树远故居位于公园东路,是一幢具有近代西洋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洋房。结合居民回忆及建筑风格判断,建筑年代应在1920-1930年左右。据附近老人回忆,建筑的原主人何树远,曾为律师,后任福州平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轮船公司经理。[阅读全文:]

江南桥
编辑:3次 | 浏览:21486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8-19 00:06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中洲岛与南台岛仓前路之间的闽江南港,又称“仓前桥”、“中洲桥”,宋代为浮桥,元初建木桥,屡建屡毁。清乾隆年间,福清人何际逑兄弟捐资及集资建石桥。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长约108米,八墩九孔,等跨。船形墩。1930年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1971年再次改建,加宽2米,增高4米,于中洲上建旱桥,将江南桥与万寿桥连为一体,改称“解放大桥”。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桥面倒塌,再次重建,现仅余桥墩残件于江中。[阅读全文:]

吟梅山馆
编辑:1次 | 浏览:7446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25 00:47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公园西路,旧门牌公园西路15号(1950),现已不存。[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