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观巷基督教堂,初建时名太平街教堂(Peace Street Church),1916年改名刘公纪念堂(Lau Memorial Church),是美国公理会在福州创建的第二座教堂,也是该会闽北教区以及1927年以后的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的总堂。[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五一广场毛泽东纪念馆(今于山堂)前,建成于1970年5月1日。[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五一广场北面,于山南麓。大楼坐北朝南,背山面路(古田路),为五一广场主体建筑。大楼建在长方形检阅台上,台的中央屹立一尊身高8.1m、用汉白玉石雕刻的毛主席挥手塑像。建筑于1969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2层,面积4900平方米。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原福建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乌石山顶部,海拔86米,原为一组巨石围合的石坪,历来为乌山登高望远的胜景,亦为乌石山“三十六奇”之一。宋代始设有社稷坛。1950年代建设气象观测站时大部分被毁,余有部分石块和几级台阶。[阅读全文:]
摘要: (朱紫坊30号·明、清)相传为明代文人郑堂住宅,清代由郑大谟购得。明末建,清康熙(1662-1722)、道光(1821-11850)年间重修。[阅读全文:]
摘要: 明代城墙残段位于福州南门于山南麓、五一广场观礼台西侧。现存城墙仅有于山南麓的一段残墙基,条石横竖叠砌,残高约3米、残长8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八一七北路(南街)西侧,原为五代闽王的太平宫,元至正间始归伊斯兰教。现建筑多为明代所建。1989年,拆除寺前店屋,改建为伊斯兰建筑形式的“邦克楼”。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格致中学原为私立格致中学,解放后与多明我会所办私立扬光中学、佛教会所办私立法海中学合并为为福州第五中学,由于该校在海内外的影响,改革开放期间又恢复了原名。解放前她与英华、三一齐名,被誉为福州教会男子中学的“三鼎甲”,也是美部会(公理会)在福州创办最早的中学。[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