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鬼谷子祠位于鼓楼区乌山道山观东侧,原为道山观建筑群的一部分,后独立使用。1989年修缮时改称聚仙堂。1990年在南侧新建赏月亭。2017年修缮时复称鬼谷子祠。现由乌山历史风貌区管理处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乌石山东南,原是明万历元年(1573)提学使孙昌裔的石梁书屋,清顺治年间(1644-1661)其后代孙学稼舍地为观。观西接冲天台,北有朱子祠,东接三宝殿,与武圣殿、弥陀寺、文昌阁、吕祖宫等形成道教建筑群。观占地面积2378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南向北,周以围墙。东侧设门,门墙重檐歇山顶。首座玉皇阁,坐南向北,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前廊后堂,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堂内顶施圆形刻花彩绘藻井,共三层,进顶嵌饰金“团寿”纹,左右分别为“凤凰池”(凹槽形天花板),池中有雕刻口衔灵芝的凤凰1对。三清殿与玉皇阁隔庭相对,后座五师殿居于高台上。三殿的木、石柱均刻有字体不同、风格各异的阴阳体楹联。保存基本完好。玉皇阁己作修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鼓楼区朱紫坊南侧29号,始建明万历(1573--1619)年间,清乾隆、咸丰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三进,第一进因倒塌,民国及1985年两度改建,第二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有天井,[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鼓楼区西洪路278号,建于清初,祀三国关羽。原庙宇有三个大殿,光绪间毁,只余一个大殿,建国后因扩建环城路和西洪车站、岗亭等,又拆掉大半,现只余一个殿身,坐南朝北,硬山屋顶,穿斗式木构。[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五一广场南侧。1972年建成灯光球场,1975年10月建成室内球场,成为体育馆。21世纪初拆除,福建省体育馆迁往五四北省体育中心,五一广场原址建设福建大剧院。[阅读全文:]
摘要: 唐贞元十五年(799),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寿诞祈福兴建净光塔。塔毁于唐末黄巢入闽战乱,仅存此铭,是福州市保存至今最古的碑刻。碑白花岗岩石,坐西向[阅读全文:]
摘要: 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本站词条乌石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于山摩崖石刻。[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九仙山北坡鳌峰坊中段南侧,与真正的鳌峰书院旧址隔街相望,西侧与李世甲故居紧邻。 2010年,前部按福州清代建筑结构新建,后部则在保留李世甲故居民国西式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之后该院落便被冠上“鳌峰书院”的名号,与历史上的鳌峰书院没有关联。 新建的“鳌峰书院”(拍摄:池志海/2011)新建的“鳌峰书院”(拍摄:林陶江/2008.02)新建的“鳌峰书院”门头房(拍摄:林陶江/2008.02)新建的“鳌峰书院"门头房(拍摄:林陶江/2008.02)[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