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本站词条乌石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于山摩崖石刻。[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乌石山东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塔身风化后呈黑色,俗称“乌塔”。与于山白塔并称“双塔”,是福州的标志。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乌山石林景区北侧、福建省电视台内。坐西朝东,总共一进,今仅存石阶踏步、两重石框门与一对抱鼓石。2022年重建完成。[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九仙山北坡鳌峰坊中段北侧(今福州师范附属小学校址)。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创设,历任山长有蔡壁、林枝春、朱仕璓、孟超然、陈寿祺、陈宝琛等名儒。今为福州师范附属小学校址,尚存园林中的部分假山。[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九仙山北坡鳌峰坊中段南侧,与真正的鳌峰书院旧址隔街相望,西侧与李世甲故居紧邻。 2010年,前部按福州清代建筑结构新建,后部则在保留李世甲故居民国西式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之后该院落便被冠上“鳌峰书院”的名号,与历史上的鳌峰书院没有关联。 新建的“鳌峰书院”(拍摄:池志海/2011)新建的“鳌峰书院”(拍摄:林陶江/2008.02)新建的“鳌峰书院”门头房(拍摄:林陶江/2008.02)新建的“鳌峰书院"门头房(拍摄:林陶江/2008.02)[阅读全文:]
摘要: 为于山九仙观的一部分,位于三清殿后。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重檐阁楼歇山顶,上有四根龙柱,系移自仓山安澜会馆。2012年,福州市民反映九仙观玉皇阁和拜亭名被拆除,文物部门回应方案经过审批为“落架大修”。实际上建筑被拆为平地,玉皇阁部分仿造旧建筑重建、仅保留使用了石柱。[阅读全文:]
摘要: 为于山九仙观的一部分,位于三清殿与玉皇阁之间,为木构歇山顶建筑,内有藻井。2012年,福州市民反映九仙观玉皇阁和拜亭名被拆除,文物部门回应方案经过审批为“落架大修”。实际上建筑被拆为平地,拜亭被替换成一座全新的石构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鳌峰坊34号,建于清代,民国时期有改建。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二进,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为于山九仙观的一部分,位于玉皇阁东侧,供奉何氏九仙君,又名九仙阁。2021年被拆除,重建为一座混凝土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于山顶、九日台音乐厅旁,由发射塔、发射机房和办公用房组成。建于1984年下半年,1985年5月1日全部建成。[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