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不可移动文物 >> 县(区、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分类下有28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县(区、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下的词条

凤窝烟台山炮台遗址
编辑:0次 | 浏览:1335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17 20:38

摘要: 位于琅岐镇凤窝村烟台山。在凤窝村烟台山顶,建于光绪九年(1883)未竣工即毁于中法马江海战。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由两组四个炮位组成。均为三合土结构的半地穴式露天炮台,两个炮位相隔10余米。直径分别为11.6米和12.6米。另两个炮位直径分别为6.5米和7.5米。[阅读全文:]

龙台林存墓
编辑:0次 | 浏览:1258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17 20:37

摘要: 位于琅岐镇龙台村龙山。土坑竖穴墓,坐西北向东南,方位角140°,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墓丘砖构,平面前方后弧呈钟形。墓丘前立祭台,台两侧设五级台阶。墓碑上刻“宋参政林存墓”。墓前立有双斗旗杆。神道两旁有6对(12尊)石雕,现仅余2尊石翁仲,并移置龙台村口。文臣双手执笏,神态和蔼,高3.78米,宽1米,厚0.45米;武将像双手按剑,肃穆威武,高3.77米,宽0.90米,厚0.45米。[阅读全文:]

南兜游击队旧址
编辑:0次 | 浏览:1388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17 20:29

摘要: 位于南兜唐氏宗祠左侧南兜游击队纪念馆内,仅留土筑小瓦房一间,四周夯土墙,搁檩做法,长7.8m,宽4.3m,乃游击队开会、活动地方。南兜地下党游击队成立于1948年,属中共林(林森县)连(连江)罗(罗源)沿海地区工委领导,唐方和为游击队队长、党支部书记。游击队曾参加连江反围剿斗争,1949年8月游击队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连江、福州,后改编琅岐游击中队。[阅读全文:]

“砥柱回澜”石碑
编辑:0次 | 浏览:1222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17 20:27

摘要: 位于罗星塔公园南侧山腰。“砥柱回澜”为郡守剑南李拔题于乾隆辛已秋七月,砥柱,山名,一称底柱山、三门山,在河南三门峡东,系坚硬的闪长玢,屹立于黄河中流,经受激流冲刷,巍然不动(今已炸毁)。回澜:回转大波浪。罗星塔独立中流,能扭转大波浪。竖行楷书,碑长2.40米,宽0.92米。[阅读全文:]

茶亭庵四角亭
编辑:19次 | 浏览:25501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6-20 19:27

摘要: 原位于台江区茶亭街茶亭小学门口,推测为清嘉庆年间重修的茶亭庵遗构,木构。2007年茶亭街拆迁时被落架移入汀州会馆保存,2019年异地重建。[阅读全文:]

巴地厝桥
编辑:0次 | 浏览:1241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28 14:09

摘要: 巴地厝桥位于巴地村村尾100米处,平梁廊屋桥,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古田县志》明万历年版),后有重修。[阅读全文:]

罗峰摩崖石刻群
编辑:0次 | 浏览:1142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27 14:30

摘要: 罗峰摩崖石刻群位于城西街道办事处罗峰村村北1公里良坑溪尾,多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共有石刻13处,构成了一座小碑林,占地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阅读全文:]

灵龟福源桥
编辑:0次 | 浏览:1199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27 14:27

摘要: 灵龟福源桥位于古田县鹤塘镇灵龟村村东400米,据民国38年《凤山胡氏宗谱》记载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福源桥四墩三孔,桥身长23.8米,宽2.6米,离水高度5米。[阅读全文:]

长乐太平桥
编辑:7次 | 浏览:1648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8-11 22:52

摘要: 太平桥位于长乐市区东关的汾阳溪上,始建于唐代,明代、清代两次塌毁,毁后均得以重建。桥身长8米,阔5米,桥畔有记录造桥的明碑1块、清碑2块。现为长乐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陈时范第宅
编辑:2次 | 浏览:1787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5-19 15:18

摘要: 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原貌基本完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