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潘墩村,东偏北7度。前有照壁,门开两侧,庙内有一坪,一殿,大殿封火山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主祀文天祥,上有正气歌横匾,左、右侧壁嵌清乾隆、道光重修石碑两通。藻井中为八角形凤凰池,左为双鱼池、右为双鹤池,皆椭圆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又称林庭榆家庙,明万历六年(1578)仲夏由林庭榆之子林熔建造,曾为林浦村木料加工厂,1990年重修。南偏西18度,占地285平方米。庙为木结构,坐东向西,由门楼、天井、披榭、大厅等组成。门楼额匾楷书:“见泉林公家庙”。[阅读全文]
摘要: 该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林济斋,字亨渡。林翰弟,官至潮州同知,家庙系林济斋之子林庭模于明嘉靖年间修建,占地393平方米,西偏南35度。该祠由门楼、天井、披榭等组成。大门前保留有两个旗杆。门面为牌楼式木构架,檐下斗拱层叠出跳。两侧为马头墙。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抬梁式加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封火山墙连接后围墙。[阅读全文]
摘要: 濂江瑞迹岭岩画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九曲山瑞迹寺后岩壁上,朝向南偏东17度。岩壁前有一水洼,水由岩缝中渗出,岩画为人像图形,下为水波纹及溅起之水花,人上为云形图案,笔划粗犷、简练,原郊区文管会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画委员会执委陈兆复,曾复函疑为唐前祀雨图。[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狮头山,原有15段摩崖题刻,二普时只存12方,三普只发现4方,分别为林潮孙榜书、锦绣谷榜书、林瀚题记、第一山榜书。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城门村城门山,城门山部队所在地旁。林之夏(1878-1947)字凉生、亮生,闽县人。毕业于福建武备学堂。近代民主革命者,有诗话集行事世。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单层墓埕,四周有砖筑围墙,面宽22米,深17.6米,围墙门上楷书:“辛亥革命上将军林夏先生之墓园。”封土为三合土夯筑,呈长方形,南偏东15度,长8.3米,宽4.38米,高0.35米。封土前竖有林之夏墓碑。碑为青石质,下半部已毁,残高1.3米,宽0.68米,厚0.11米。正面楷书:“显考凉生府君....”落款:“男林中宇...”背面楷书:“公讳之夏,闽县述庵长子,生□光绪四年戊寅十月初八日寅□,□于民国三十六年丁亥五月□□日申时,同年七月十七日□□□玉箫山,馆坐子向兼壬丙。”1985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阅读全文]
摘要: 林斯琛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狮头山北麓,林斯琛(1870-1924),又名祥庆,字温如。闽县人。戊戌变法后参加反清组织“复明山堂”,曾任同盟会福建分会总干事。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福建光复后,历任省临时参议会议长、政务院院长、盐政监督等。1920年任大元帅府参议兼国民党特设办事处福建主盟人。1922年主持福建盐政。单层墓埕,土石结构,北偏西31度,面宽12.2米,深13.1米。封土外表呈长方形,长12.2米,宽7米。无墓碑,在封土前由数十块小花岗岩石垒砌的石墙,墙上用红漆楷书“林温如之墓”。整座坟墓十分简朴。1992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具有一定典型性,为研究仓山区近代墓葬形制、名人踪迹等提供实物参考。[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九曲山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白佛始凿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雷劈观音,为岩石上浮雕.高1.36米,宽0.60米,南偏东15度。其前建有长方形石亭,面宽2.93米,进深1.5米,高2.3米。石门额上阴刻“雷劈观音古迹,天启丙宣年季春”。白佛附属于瑞迹寺。1983年8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城门村城门山巅飞来石,西南面500米为城门中心小学。该造像系于一块风动石下的础石上凿造佛龛,龛内有地藏王、泗州文佛、侍者等四尊浮雕造像,地藏结跏趺坐于莲座,手秉禅杖,高0.74米,宽0.41米,泗洲文佛高0.71米,宽0.34米,侍者高0.61米,0.19米。两边镌刻“绍兴壬午(1162)梁全造”等大字。在此块石头的台基上还刻有“元丰五年(1082)夏月初十日石”。1983年8月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省委螺洲联络处旧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祠堂前4号,占地96平方米,南偏西20度,主建筑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1946年至1949年为中共地下省委螺洲联络处,原省委领导曾镜冰、黄国璋、苏华、庄徵、孟起等曾在此开会、工作、居宿过,现门口立有程序书写的“中共福建地下省委螺洲联络处遗址”石碑,内辟陈列室,上挂许集美书写的“革命历史纪念室”匾额。原建筑为木结构,1994年改建为砖混结构。具有一定的纪念教育意义。[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港街73号边,石构单孔平梁桥,东西走向,离水面约1.7米。全长5米,宽1.5米,两端引桥各长4米。北侧石梁侧面阴刻“同治十一年冬月林吴陈捐款重修”楷书14字。是清代重修的宋代石桥,有一定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螺仙胜迹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江乾埕,碑朝向正西,上刻“螺仙胜迹”,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手书,花岗岩质,碑高1.7米,宽0.71米,厚0.15米。是古老民间神话传说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螺洲林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洲尾村,现存为清代风格,始建年代不详。大门檐口上有卷棚,三层斗拱出跳,屋顶立有三头石狮,门口楹联为陈宝琛手书石刻。具有一定建筑科学艺术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螺洲布政使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面埕9号,陈氏五楼旁,南偏西5度,占地面积1110平方米,原四进,现存三进(此处门头房计入一进)。由门头房、披榭、天井、主座等组成。一进左右封火墙上方有梅花图案的灰塑浮雕。门头房面阔三间,用七檩, 有卷棚游廊,游廊两边有小弄,右边为假花厅,左边小门可通隔壁花厅,门洞上方有彩绘兰梅图案的卷书,分割一进天井与花厅的砖墙上镂空雕刻金钱纹图案,周边设蓝灰色框,框上绘精美图画。第一进、第二进天井两侧厢房上方瓦当雕刻抽象图案,雕刻精美,二进天井两旁厢房屋顶上还立有狮头图案的装饰。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次间窗花、大厅两侧房门上方及公婆厅上方镂空雕刻,做工精细,屏门分割大厅为前后厅,前后厅都有灯柱。二进与三进间有砖墙隔断,通道上方有顶棚,现通道被堵。第三进为木地板,破损严重,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大厅屋顶于解放初期被改为木板吊顶。四进于多年前毁于火灾,现已不存。整体建筑十分高大,用材宏大,十分壮观。[阅读全文]
摘要: 吴厝吴石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号,南偏西15度,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一进仅存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穿斗式,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穿斗式,明间以屏风门分割大厅为前后厅,厅柱为木质,较为高大,两边挂耳。[阅读全文]
摘要: 吴厝清代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螺洲街52号,螺洲中心小学侧对面,清代四合院民居,南偏西10度,占地面积266平方米,主座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游廊卷棚,灯柱描红,后天井有福字照壁。该民居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仓山区传统民居、建筑法式提供参考。[阅读全文]
摘要: 麦园地契碑位于仓山区下渡街道下藤社区下藤路,仓山第一中心小学内,碑抹角首。[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观井路31号边,烟台山北坡。正前方为仓山中洲岛,台阶有5段组成,由山脚延伸到烟台山半山腰,台阶呈圆弧形。高度19米,总长46.9米,宽3.5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