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野轩
一、园林名称:半野轩编辑本段
位于鼓楼区北大路、西湖宾馆东门斜对面。原为寺址,清初,萨与相辟为别墅,称半野轩。乾隆间,归盐商吴氏所有。吴清源、蔡廷锴、刘建绪、朱绍良、陈绍宽、皮定钧、熊兆仁、龙飞虎等都曾在此居住。现仅留遗址。
二、园林创建:编辑本段
晋代,此处为绍因寺,是福州第一座佛教寺庙。绍因寺后改名乾元寺,曾命名为金鸡寺,(寺内遗留金鸡井,至2000年建设三明大厦被毁)至明代废。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清初,萨与相辟为别墅,称半野轩。 林轶南
乾隆间,半野轩归大盐商吴氏,光绪间,吴继篯进一步扩建,遂成如今规模。民国建立,盐业垄断消失,吴氏无以为继,居家迁往北京。 福老建州筑
三、园林演变:编辑本段
园林重建后,每当菊花盛开的日子,吴家都开门允许市民进入参观。 福州厝
民国三年五月,吴继篯五弟吴毅得一子,名泉,字清源,后为棋圣。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吴继籛破产,“半野轩”的三分之二被分割出售;廿一年,余下的三分之一也转归福建信托地产有限公司。 林轶南
闽变时期,曾为蔡廷锴之居所。抗战中福州沦陷,半野轩被占为日本特务机关,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福建省主席刘建绪、朱绍良、陈绍宽等住宅。 福老建州筑
1954年,吴继篯逝世,享年80岁,葬于白龙山。 FZCUO.COM
1950年代,半野轩划归福州军区作为机关宿舍和招待所,被成为第三招待所。皮定钧、熊兆仁、龙飞虎等曾在此居住。园林被改建,景点破坏严重。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近年来,半野轩一带成为多家高级会馆。
福州厝
四、园林形态:编辑本段
半野轩坐落在古北门下古埕,与西湖宾馆大门隔街相望。
FZCUO.COM
园周围四十余亩,中辟十余亩长方形广池,绕池建亭台楼阁,花木香艳,山石玲珑,富有园林之胜。从大门入,一径通幽,至八角门洞而入园,两旁数十株梅花夹道,石凳石几布置井然。西北有堂,额曰“非”,临池水榭,即半野轩。仰观山石,俯听流泉,夏日莲花盛开,倍增秀丽。轩中山石奇危,以“石头陀”此石现在尚存、“层云拥月”、“五湖烟雨归顽仙”为著。过池塘,有月洞,洞联曰:“一碧未尽;万籁无声。”南有楼,若船临水,呼“船轩”。接轩曲亭蜿蜒达园门;旁有玻璃屋,贮暖性花草。其后有菊圃、桂圃、连理松、石假山。五角亭在其左,八角亭在其南;湘竹簇簇,蔽于亭西。自亭至一圆门,辟小径,直如矢,长一里,两旁夹植桃花,红白相间;行舟池中,如入桃花源。穿园门北行至五角亭,上盖巨荔,其阴四复。园中荔树多达五十株,亦有奇种者。亭之西有杂屋,以竹成之,由“钓鲈桥”与亭相通。假山石浸于两旁池中,全园天然风景以此为最佳。长池有溪意,以钓鲈桥隔成大小两方池塘,使其成无止境之势。直至民国时期仍如其旧。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建国后半野轩逐步废改,至今尚存池数亩,主厅锄霏堂,一座石桥,名钓鲈桥,一座石柱五角亭,以及少许假山残迹。
【1933】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
林轶南
锄霏堂游廊
福州厝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锄霏堂池畔石阶
福老建州筑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