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州“三山”之一屏山南麓的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华林路78号,坐北朝南。为北宋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创建的华林寺的大雄宝殿;但大殿本身的始建时间无考。1958年大殿被鉴定为宋代建筑,是长江以南现存最[阅读全文:]
摘要: 原名合潮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雅道巷北口,因由东南二潮合流于此得名。又因福州民间传说:古时有王氏之子与陶氏之女两相情爱,誓结夫妇,但被奸人破坏,不得如愿,终于月夜双双投河,故名“双抛桥”[阅读全文:]
摘要: 1923年6月5日福建惠儿院成立,陈兆锵成为董事长,沈永嫌任院长,董昆藩负责漆器生产,经费方面由民办公助。院址始设于福州北郊养济弄旧警察学堂。[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光禄坊南侧西段,是光禄坊以南、花仓前以北地块遗存的两座历史建筑之一,建于清晚期。原为刘氏乩堂(乩堂是旧时进行占卦、扶乩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建筑形态在三坊七巷改造中有一定改动。现为“容宝欧洲古董”店。[阅读全文:]
摘要: 在华林寺内。宋乾道三年(1167年),高宗赵构为宠臣王继先寓居福州越山吉祥禅院,赐御书“越山”、“环峰”刻石。碑黑色页岩质,圆首,宽1.2米,残高1.1米,碑额篆书“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御书”。周饰雷纹,上[阅读全文:]
摘要: 本条目所述“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包括2006、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位于三坊七巷及朱紫坊的17处建筑。其中位于三坊七巷的15处,位于朱紫坊的2处。[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安民巷15、16号 安民巷北面东段。安民巷15、16号汀州会馆位于安民巷中段东侧,清代后期建筑。据房主讲此为“汀洲会馆”,塔巷的有误。安民巷15、16号旁边巷东侧为鼓楼文化局中[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宫巷,建于清代,系清道光“一胎两榜同进士”的老二刘齐衔故居(系林则徐女婿)。建筑群共三座,每座三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