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园大院
(注:本词条的撰写得到陶园里1号住户“健舫·千里”和陶园里4号住户“乡巴佬”的帮助,特此致谢!) 福州厝
一、建筑名称:陶园大院编辑本段
曾位于仓山区公园路,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有“仓山最美的建筑群”之称,建于1917年,开发商为华侨张开文(他同时也开发了附近的象山里4号)。陶园大院建成以后,现在的公园路一带亦被民间呼为“陶园街”。陶园大院在2005年公园路的“改造”中被拆除。原址建设了高层住宅小区“使馆区9号”。 FZCUO.COM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陶园大院建于1917年。陶园大院建成以后,现在的公园路一带亦被民间呼为“陶园街”。陶园大院的开发商是张开文,他同时也开发了象山里4号。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三、建筑演变:编辑本段
陶园大院在2004-2005年公园路的“改造”中被拆毁。陶园里4号住户“乡巴佬”在2004年录制一段视频,展现了最后的.点击此_陶园大院
福州厝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陶园街与现在立新路交接的三岔路口,有大榕树覆阴于道心,该地被老福州人称为“仓前山树兜”。陶园大院是位于仓山区公园路的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有“仓山最美的建筑群”之美称。陶园建筑类似石库门,福州地方特色的风火墙,木阳台结合石库门建筑,构成了老仓山最美的联排建筑。 福州厝
【1974】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FZCUO
林轶南
林轶南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2003】
福州厝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FZCUO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林轶南
林轶南
福州厝
林轶南
FZCUO.COM
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林轶南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FZCUO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FZCUO
【2004】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林轶南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林轶南
FZCUO
FZCUO.COM
FZCUO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
福老建州筑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林轶南
FZCUO
林轶南
FZCUO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
FZCUO
福老建州筑
五、相关资料编辑本段
1.大院平面

福老建州筑
FZCUO.COM
2.张开文
张开文系福清籍印度尼西亚华侨、民国时期房地产商、仓前山巨富,云章百货开办者。他取“陶朱公”之意,开发了陶园大院。原也住陶园大院5号,1949年前迁往南洋。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张开文二女张惠贞(绰号“马狮”)在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合春茶行凶杀案”,虐杀婢女游月春,并在家人协助下百般逃避刑罚。张惠贞最终被检察官卢文华绳之以法,判处无期徒刑,传为佳话。具体内容可参见《凶杀发生在福州“合春茶行”》一文。
FZCUO
3. 陶园大院的名人
陶园大院包括陶园里1-18号,其中包含福建师范大学和师大附中的教师宿舍。出生、居住在其中的名人甚多。
福老建州筑
林轶南
- 王嶽(也作王岳,1915—1985) 乳名钟五,其父蔼庐,清末秀才,以文章、书法闻名,是福州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光复后担任省建设厅、财政厅秘书。王岳幼承父教,秉性刚直,待人诚恳,勤学好问,勇于进取,十二岁(1927年)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1929年转入福州三一中学,毕业于美国新泽西洛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获微生物博士。其导师Selman Abraham Waksman因发明链霉素,1952年获诺贝尔奖。王嶽1955年归国后创立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任所长。经过攻关,在国内制成庆大霉素、环孢霉素。文革中因与导师Waksman的通信遭迫害。至1985年重访美国时,导师已去世,引为遗憾。王嶽教授历任五届民革中央委员、六届中央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陈琰(1950-2017)旅美陶瓷艺术家,现任福州大学中国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代表作《革命到底》入选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展,《风》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优秀奖,《往事越千年》获第七届中国陶瓷创新三等奖、《金色年华》获第五届海峡两岸艺博会金奖。
福州老建筑
- 谢婉珠(冰心之姐)。冰心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名将;冰心之母杨福慈,与林文和之女是表姐妹,两家颇为相熟。冰心的大姐谢婉珠一家长期与林品渚先生一家同住在陶园里。1955年冰心曾回陶园里2号看望姐姐。 福州厝
- 林文和家族。林文和,字景堂,祖籍福建同安,为福建水师“永保”舰舰长。马江海战后,幸存的林文和晋升游击衔,并被赏戴红顶花翎。林家后迁往陶园里2号居住,据林文和曾孙、林品渚先生回忆,家中大厅里一直挂着李鸿章书赠林文和的一副横幅“景堂仁兄雅鉴:自强不息永肩一心,得主有常日敬六德”。落款为“少荃李鸿章”。
林轶南
福老建州筑
- 唐仲璋(1905-1993)1942年任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副教授。1945—1948年在福建省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1948年夏去美国留学,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第二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一1970年先后任教于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学院,其间曾担任福建师院生物系主任、副院长、寄生虫研究室主任等职务。1971年到厦门大学任生物系教授,1978年任厦大副校长.唐仲漳还曾担任过福建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动物学会理事、福建省人大代表等职务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
陈廷炳.(1902-1987). 1961年搬入陶园里2号.谢婉珠(冰心之姐)旧家,居住至86年,出生于福州达祥堂中药店的药剂师家庭.高中毕业于格致中学.后进入靑年会学习英文.文员训练班,考入美孚石油公司仼办事员.由于工作勤奋,提升为福州地区总经理.50年代中美关系破裂.用美孚一次性发的退休金办茶厂.55年对私有企业改造.由政府安排转业到文化部门.并委派他筹建台江电影院和仓山电影院.建成后担任经理,公方任副经理.1961年国家经经困难,响应政府号召自愿离职.
福州厝
福州厝
六、建筑身后编辑本段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