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州市郊宦溪乡宦溪村,建于宋元祐六年(1091年)。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一墩,二孔不等跨,全长工11.7米,面宽2.3米。墩船形,石梁上有“时元祐六年岁五月初六日”题刻。桥面及部分桥[阅读全文:]
摘要: 墓坐北向南,两面呈如意形,面宽5.65米,深11.3米。二级墓坪,三合土夯筑。墓碑高0.62米,宽0.84米,上刻楷书“雁门,清怀良萨公乔梓寿域,光绪乙酉年(1885)孟冬吉旦立”。字径0.09米。墓柱刻联“天留福地,世被恩泽”。镜屏刻“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阅读全文:]
摘要: 匾额(拍摄:红衣棒糖人/2011.7)弥陀寺是福州乌山东部,舒啸岩后侧的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乾隆年间,现存大殿一座,五间五架,重檐歇山顶。1992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殿内仍有两三户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光禄坊早题巷西侧的早题巷4号,原为明代诗书画名家许瓯香“墨斋”旧址;黄任为许瓯香外甥,少时读书其中,清雍正九年(1731)从政归后,仍住此处,予以重修。现为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原地址为东街旧闽县一排巷4号,堂名“燕前堂”。宅建于清代,三面围墙,单进单层,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双重大门朝东,门头房南侧有假山鱼池。现为福州实验小学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王仁堪故居东·清代)王氏家祠,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北向南,单进独院。院内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周以封火墙。堂东玉兰树高大成荫。[阅读全文:]
摘要: 为王仁堪祖父王庆云(原清工部尚书)旧居,旧称“尚书第”,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清道光、同治年间重修。[阅读全文:]
摘要: [金山塔寺院庭中·元代]七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高11.5米,须弥座。塔身素面,四面设券门,转角为棱角,层层出檐,角檐上翘。[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原三一学校)内,建于1919年,系三一学校部分校友(教师)为纪念第一任校长、英国传教士万拔文(W.S.Pakenham-Walsh)发起兴建,1925年建成。仓山区级文保单位。思万楼为塔式建筑,立面造型呈中世纪罗马风风格。塔楼红砖砌筑,高三层,底层面积较大,二三层缩小,二、三层间有带中世纪城堡碉楼意味的出挑,但出挑非常小,实际上已经退化成装饰性的线脚;塔楼顶层粉刷成白色,顶部女儿墙造型也微带城垛口的意味。塔楼座南朝北,正对学校大门,占地25平方米,高约18米左右,楼顶层悬挂大钟,是爱尔兰都伯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钟为紫铜铸成,直径约1.00米,高1.30米左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