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州鼓山乡下院,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及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曹学全重修。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全长5.1米,面宽4.5米,高2米,桥上原设亭,已毁,仅存8根石方柱立于桥面两侧。[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白马北路东侧安泰河与白马河交汇处,建于元至元三十(1294)年。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市原闽海关营前分关码头附近, 为刻有“测设于一九五三年”的“国家水准点罗零1”字样的石碑。石碑前用酷似窨井盖的水泥板盖着,“罗零”点就标在它下面,全称为“罗星塔零点”,简称“罗零”。[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圣寿寺乌石桥 因位于王认村,俗称王认桥。经网易博主x656801现场考察,发现桥旁石刻,确认名称为“乌石桥”,查清道光罗源县志,则记为“圣寿桥”或“王认桥”。二、建筑创建: 始建于宋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亭下路北段(仓前路上山途中),应为天安铺区域的公共消防水池。消失于仓前山拆迁中。[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安泰街道新权路协和医院太平间出入口。仅剩石柱。[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西湖公园南大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53年。门前设一对青雕石狮,为惠安石匠作品。进入大门后即为“西湖十景”之一的“仙桥柳色”。[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南端。清光绪七年(1881),英商泰兴、兴隆、义记洋行请英国驻福州领事星察理向本地政府申请建设跑马场,租用原属鳌峰书院的民田161亩,年缴租银1400两。民国时收回管理权,改为“林森公园”,通向跑马场的道路亦因此得名为公园路。1949年林森公园改为人民公园;1954年改为福州市人民体育场;1962年重建公园,但在“文革”被毁。1974年又改建为福州人民体育场。1989年开始筹建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此后将体育场划入至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