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对湖,原为金氏族人聚居之处。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湖山里14号(1950年门牌),原为对湖金氏大厝桂园地,后售出兴建红砖楼“鹤庐”。现已不存,原址为“逸园新村”。[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对湖,现已消失。[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对湖,已毁。[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太平巷与陈厝弄交叉口(1943年门牌太平巷16、18号)。原为德商禅臣洋行产业,1943年没收。已毁,现为“九如坊酒楼”(太平巷窑花井4号)。[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前山,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陶园路(今立新路),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对湖路29号(1962年门牌),建于1948年左右。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对湖路,始建于清代。1911年1月,在驻福州日本领事和会长三屋大五郎的劝诱下,福州东瀛会馆的会员筹集9000元,在仓前山对湖购买两栋洋房及附近土地;3月,东瀛会馆和东瀛学堂迁入。1943年光复后收回。原址现为福建师大附中宿舍。[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鼓楼区火巷1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岭后路24号(马高爱医院院内),建于1931年,为二层砖木结构西式建筑。后作为福建师范学院教工宿舍使用。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仓前山的鹤龄路(今爱国路),旧门牌号鹤龄路7号。原为罗丰禄(清末著名外交使臣)家族后裔所有。1903年罗丰禄去世后,其继弦夫人魏氏购买此处西式洋房一座,罗丰禄七房后裔全部居住于此。该楼房建筑面积约有数百平方米,另有花园院落二、三亩地。楼中设有“罗丰禄书楼”,收存罗丰禄大量书籍和外交日记。1954年被福建省驻军某部租用;1958年私房改造,此房全部拆除改建。现为部队住宅。[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天安里(1962年门牌号天安里4号),原为英华中学教工宿舍。现已不存。原址现为福州高级中学团结楼。[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爱国路(原鹤龄路)(1962年门牌爱国路8号),为鹤龄英华中学高中部的主体建筑之一。已毁,现为部队住宅楼。[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爱国路(原鹤龄路)(1962年门牌爱国路8号),为鹤龄英华中学高中部的主体建筑之一。已毁,现为部队住宅楼。[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爱国路(原鹤龄路)(1962年门牌爱国路8号),为鹤龄英华中学高中部的主体建筑之一。已毁,现为部队住宅楼。[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信平路6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楼后街(1950年门牌号楼后街6号,1970年代门牌号楼后街3号),原为李秉华教授(协和医院眼科医生李学义之兄)的住宅。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东山里(1950年门牌号东山里3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东山里(1950年门牌号东山里2号),原为谢氏家族所有。现已不存。[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