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程埔头,旧门牌聚和路9号(1950),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程埔头,旧门牌聚和路10号(1950)。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上藤路90号,沿街二层、内部为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式建筑,青砖砌筑。原为民国初期林发人先生投资所建“天泰印书馆”。1949年后,经“社会主义改造”并入福州市第四印刷厂。90年代中期,第四印刷厂倒闭,此后转为民居。现已不存,原址兴建楼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爱国路,系天主教邵武监牧区于1933年,以银洋二万五千元向业主殷雪帆购得,作为驻榕办事处。[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岭后(旧门牌望耕里2号),其所在的道路后也因此得名“望耕里”。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康山里(旧望耕里4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新民街泛船浦天主堂东南侧,2008年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泛船浦广东馆边。《闽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刊 ,为福州日侨中会根武、宋方小太郎在日本台湾总督府支持下创办的中文报纸,也是日人在华办的第一份报纸。在福州、厦门、省内部分府县及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南昌、台北、台南、澳门、新加坡、吕宋等地设有售报处。[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岭后街89号,在2003-2004年岭后拆迁中消失。曾秉璋(1950-1951.7任华南女中校长)、刘杨璋(附中教师)曾在此居住。[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岭后的岭后街(旧岭后街88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程埔头聚和路(原聚和路6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程埔头聚和路(原聚和路4号),与德园一墙之隔。在2005年程埔头拆迁中消失。[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马厂街55号,马厂街林氏祖厝的一部分。主体为二进院的福州传统式大厝。房主林氏家族。毁于2006-2007程埔头拆迁,原址盖新小区。[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程埔头聚和路(旧聚和路2号),约建于1927年,曾作为福建师范学院男生宿舍使用。王允中(英华书院毕业、协和大学校董)曾在此居住。在程埔头拆迁中消失。[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程埔头的七星小巷14、15号,为二层砖木结构的红砖近代西式建筑。原为蔡氏家族居住,其中蔡传彬曾任黄曾樾(民国时期福州市长)秘书。该建筑于2006-2007年的程埔头拆迁中消失。[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马厂街(旧马厂街),现已不存。原址建设新楼盘。[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马厂街14号(旧马厂街34号)。[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马厂街(旧马厂街23号),现已不存。[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