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仓前街道万春巷14号·清代晚期]英国商人所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坐南向北。有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和1座。[阅读全文:]
摘要: 施埕反帝大同盟旧址原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街道施埕社区施埔路4号,1933年中共福州市委把清光绪年间建造的施埔将军庙作为“反帝大同盟”据点,进行抗日救国活动。1935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同志组织抗日肃劣会,这里是进行秘密活动的据点。原庙为土木结构,占地约150平方米。由戏台、大殿、后院三部分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13.15米。单檐悬山顶占地149平方米。1985年重修后改作老人馆。近期再次重修,位置略有移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市琴江水师旗营南门东侧帅正街,民国初修建,为前后三座、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带有花园“颐园”。为曾任国民政府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汪伪“海军中将”等职的许建廷故居。[阅读全文:]
摘要: 【所在位置】塔亭路28号【建筑名称】原来名称:德记脱胎漆店现在名称:仓山社区卫生服务站,乐群便利店【建筑质式】砖木结构【建筑质量】轻度破损【建筑年代】清末至民国初期 【性质功能】原有建筑性质[阅读全文:]
摘要: 真神堂是中国福州第一座新教教堂,也是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差会在东亚的第一座教堂。该堂兴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于同年8月3日建成,比福州天安堂稍早,由麦利和牧师主持建立。遗址位于台江区茶亭街661号。[阅读全文:]
摘要: 德园弄是曾位于仓山区岭后的一条小路,在岭后的拆迁中消失。德园弄因附近的一座近代建筑——德园(岭后)而得名。[阅读全文:]
摘要: 1953年挂牌成立,是台江区与仓山区,居民首迭的购物百货商场,之后拆盖华聅朕商厦。[阅读全文:]
摘要: 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平面为“凹”型简欧式布局,中为主楼,两侧出方形碟楼,在两碟楼间砌牌楼式门墙,顶部饰茎草灰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乌山石林景区北侧、福建省电视台内。坐西朝东,总共一进,今仅存石阶踏步、两重石框门与一对抱鼓石。[阅读全文:]
摘要: 澳门路营房里6-1号,系“茶学界泰斗”张天福故居2008年迁建后的新址。重建后,该院一进深、木结构、占地约100平方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