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状元弄15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大门东开,后门直下星安河。为民国时期中平路著名的声色场所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塔亭路69号,为四层砖木结构、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的近代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建筑临街,主楼四层,高16.4米;附属楼3层,高12米。长33米,宽14米,占地面积428平方米。1950-1960年间,建筑顶层增建一座木结构二层瞭望塔,负责监视附近区域的火情。建筑正立面左边第一开间装饰华丽,带有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其他三个开间较为朴素。建筑原业主为中央银行福州分行,该行成立于民国十八年(1929),行址最初设在台江中选十四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回榕,在塔亭路35号新址(即现址)复业。1949年后先后作为仓山糖烟酒商店、仓前文化站娱乐中心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安民巷30号 安民巷北面中段。曾氏民居南面为鄢家花厅,西通往南后街。安民巷30号曾氏民居位于安民巷,近鄢家花厅,始建于明代。曾家族谱上载为曾巩后裔住所,名人众多。曾晖春,字霁峰[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横屿村拥上自然村,占地约2000平方米,木构。现存构件中最古老的是大殿石柱,建于南宋,其他部分历代都有修缮。文革期间曾作为“横屿小学”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澳门路“蒋源成”是福州有名的石雕铺,为三层砖木结构的“洋门脸”式建筑,创立者为清道光年间的惠安峰前(今崇武镇)人蒋山斗。蒋山斗下传蒋尚姑,再传蒋仁文,“蒋源成”方才生意兴隆,作品遍及全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双杭街道下杭路。始建于清末。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商帮集资建造。坐北朝南,木构,周以封火墙。占地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尚存部分建筑面阔四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阅读全文:]
摘要: 汤房巷董氏家庙位于台江区上杭路南侧,汤房巷西侧,前门为汤房巷4号,后有小门设于上杭路福州市工商联斜对面。整体建于清代,原为董氏所有,后改为民居并售予郑氏。该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四面封火墙。前有花园,一二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第三进为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是一个西式俱乐部,建于1914-1915年,由鼓岭避暑地的外国人筹资建造,1924-1925年翻新重建。建筑最初的平面由传教士建筑师程奋鹏(F. H. Trimble)设计,内部包括一座有240个座位的礼堂、3个“委员会”房间、更衣室、男女卫生间、浴室、厨房以及一间食品储存室。原建筑为石木结构,面阔七间,中央五开间凹入为外廊,端部开间封闭。整座建筑均用平整毛石砌筑,墙厚约50cm左右;廊柱亦为毛石砌筑,正方形,边长约45cm。屋顶为三坡顶,木三角桁架,小青瓦屋面,上有砖压顶;建筑左侧山墙做阶梯状封火山墙。建筑后临下坡,原建有挡风墙,墙身高过屋顶。1995年4月,公布为第三批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下里街79号,清末合院式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81平方米,前后三座,前有大埕,影墙。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有门罩、藻井、垂莲柱。前座面阔五间,进深四柱,长条形天井,左右厢房各面阔四间,进深三柱。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中三间前部辟为轩廊,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后座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明间于天井边设屏门。头进后隔墙上方有灰塑八卦、福字等图案。该建筑规模宏大,装修精美,是研究传统民居重要实例。2017年7月5日,无人居住的梁敬玖宅与南侧的韬庐别径起火,内部被烧毁。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