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宜夏村梁厝120号,原门牌号96(1919年以前)、377(1919年以后)。约建于1910-1919年间。主体为单层石木结构、带有外廊的西式建筑,门前有庭院,种植柳杉。原为卫理公会传教士佳尔逊(F. S. Carson)、富品德(E. P. Hayes)等人度假别墅,本地人称为“富家”。1943年由“鼓岭基督教执事之家”购下,作为宿舍使用。富品德(E. Pearce Hayes, 1895-1979)1921年到1951年在福州及周边地区传教,服务达三十年之久;他也是1949年后最后一批离开福州的传教士之一。2019年修缮后,作为展现百年前鼓岭生活的博物馆和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对公众开放。 2021年3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原场地虽然荒芜,但地貌保存尚好,未被维修损害,是研究福州近现代宗教史、建筑史、鼓岭避暑地历史等的实物资料。[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宦溪镇的鼓岭,由近代福州著名传教士倪柝声主持的“基督徒聚会处”建造于1948年,作为“基督教执事之家”使用。现仍由鼓岭基督教会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凤池山西坡,又名良心寺。明万历间,僧悟宗利用距地面2米高的岩壁一突出巨石,在其三边砌石,构成一间占地约173平方米的石屋,石屋内外及附近有明清40多段摩崖石刻。积翠庵至白云洞一带的摩崖石刻属鼓山摩崖石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列。1998 年 2 月公布为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白云洞周围200米,积翠庵至白云洞之间的石磴路。[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晋安区鼓岭梁厝,原为闽海关副税务司李毕丽(E. L. Lépissier)别墅。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新店镇坂中村西室山,又称宣陵,为开闽王王审知的陵墓,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迁葬至此。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现辟有闽王纪念馆。[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北郊新店乡升山村,相传越王句践时,山自会稽飞来。寺始建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后毁。清光绪三十年(1907年)重建,占地58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阅读全文:]
摘要: 2016年前后,经文物部门批准,市城乡建总对丹井进行保护性发掘。2019年下半年,在丹井原位置东北约80米的新建人行道旁,重新挖掘一口井、仿制井圈,命名为“丹井”,以此完成“修复”并保留文物保护单位身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康山路16号。1971年8月,福建省电信局将所属工程大队中制造电信器材部分分出,成立福建省电信器材二厂,直属省电信局领导,厂址福州市东门康山。职工多数是从通信生产岗位上调出,还接收城镇退伍军人共98人。主要生产通信电缆和线路铁件。1973年,邮电体制调整恢复合并后,改为福建省邮电管理局领导。1981年,因增加印刷邮电业务单册,增设印刷车间。1990年,印刷车间扩大成立为福建省邮电印刷厂,与省电信器材二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福建省志 邮电志》)[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