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鼓岭梁厝西侧山中,原为在闽清的医学传教士兰玛丽亚(Dr. Mary E. Carleton)及其养女兰醒球(Miss Mary Sing-Giu Carleton)度假别墅。已毁。[阅读全文:]
摘要: 建于1912-1913年,原为美部会女传教士潘爱莲(Miss Elizabeth S. Perkins)及芳小姐(Miss Funk)度假别墅,后为传教士柯志铿(Rev. G. K. Carpenter)、牧师(Rev. G. H. Diong)夫妇居住。[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是一个西式俱乐部,建于1914-1915年,由鼓岭避暑地的外国人筹资建造,1924-1925年翻新重建。建筑最初的平面由传教士建筑师程奋鹏(F. H. Trimble)设计,内部包括一座有240个座位的礼堂、3个“委员会”房间、更衣室、男女卫生间、浴室、厨房以及一间食品储存室。原建筑为石木结构,面阔七间,中央五开间凹入为外廊,端部开间封闭。整座建筑均用平整毛石砌筑,墙厚约50cm左右;廊柱亦为毛石砌筑,正方形,边长约45cm。屋顶为三坡顶,木三角桁架,小青瓦屋面,上有砖压顶;建筑左侧山墙做阶梯状封火山墙。建筑后临下坡,原建有挡风墙,墙身高过屋顶。1995年4月,公布为第三批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鼓岭是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的避暑胜地,位于鼓山北侧。距福州约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19世纪以后吸引了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美部会医学传教士吴思明(S. F. Woodin)前往连江出诊,途经鼓岭,发现这里夏日凉爽宜人,遂在当年租用民宅避暑。至1933年,鼓岭编列门牌的外人避暑别墅有117处,此外尚有大量本地人建造的房屋。为服务避暑人群,鼓岭设有夏季邮局、警察局、医馆、万国公益社等,商业也很发达,是江西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之外又一处有影响的避暑地。抗战期间,鼓岭两次被日军占据,受到严重破坏,从此走向沉寂。1949年后,鼓岭逐渐成为福建省委及诸多机关部门的避暑地,逐渐又恢复到往日的繁盛。2018年,鼓岭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阅读全文:]
摘要: 原为德国禅臣洋行创始人、曾任德国驻福州领事的G·禅臣(G. Siemssen)的度假别墅,原为单层石木结构建筑,1910年左右改建为二层石木结构洋房。1970-1980年代在台风中屋顶毁损,逐渐倒塌。2021年仿旧貌,整体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仅保留原入口门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岭梁厝柱岗顶,建于清末,原门牌号97(1919年以前)、381(1919年后)。该建筑曾经为福建协和大学校长庄才伟(E. C. Jones)和教务长徐光荣(R. Scott)居住,俗称“徐家”。1944年为著名传教士倪柝声购入,作为“鼓岭执事之家”使用;倪柝声也曾在此居住。2013年整修后辟为“加德纳展示馆”,展出著名的“鼓岭故事”主角密尔顿·加德纳的生平事迹。[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晋安区鼓岭,门牌编号63(1907年)、365(1919年后),为单层双坡顶石木结构小屋,入口带有一座四坡顶门廊。今已不存,仅余水井一口。该建筑先后为嘉高美牧师(Rev. George Milton Gardner, 1863-1945)、邱永康医生(Dr. Thomas H. Coole, 1868-1930)夫妇及其他多名传教士居住;1902年9月22日,福益华医生(Dr. Bliss)与梅·波兹(May Botz)的婚礼亦在此举行,嘉高美牧师司仪[1]。嘉高美系美部会(ABCFM)传教士,1889年来华,负责美部会在邵武的学校。嘉高美夫妇育有六名子女,其中的密尔顿·嘉德纳(Milton Eugene Gardner)后为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即为习近平所述“鼓岭故事”的主角。邱永康医生为美以美会(M. E. Church)派遣的传教士,1906年任古田怀礼医院院长、1928年任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首任院长;1930年在美国去世。[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的宜夏村大洋坪5号,原为石匠刘慈祯宅。1947年2月22日,林白被任命为中共闽浙赣区委委员会城市工作部委员,以林白、刘文耀等人为核心的游击队伍,在刘家老厝建立鼓岭刘慈帧石匠联络站。2018年底在鼓岭古厝摸排中被发现、2019年完成修复,并以“闽浙赣五县中心县委游击队联络站旧址——刘家老厝”名义向公众开放。2021年3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位于晋安区鼓岭的三宝埕附近,为美以美会传教士柏龄威(Arthur William Billing, 1877-1960)别墅,建于1912年,单层石木结构简易西式建筑,近代外廊风格;门牌编号404(1919年后)。柏龄威夫妇长期在福州私立协和中学(Foochow Union High School)任教,其中柏龄威先生在“协和师范学校”时期曾任校长 ;他们直到1957年才离开中国。本建筑现为“竹林山庄”,基本保存完好。2021年3月以“柏玲别墅”名义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宜夏村梁厝120号,原门牌号96(1919年以前)、377(1919年以后)。约建于1910-1919年间。主体为单层石木结构、带有外廊的西式建筑,门前有庭院,种植柳杉。原为卫理公会传教士佳尔逊(F. S. Carson)、富品德(E. P. Hayes)等人度假别墅,本地人称为“富家”。1943年由“鼓岭基督教执事之家”购下,作为宿舍使用。富品德(E. Pearce Hayes, 1895-1979)1921年到1951年在福州及周边地区传教,服务达三十年之久;他也是1949年后最后一批离开福州的传教士之一。2019年修缮后,作为展现百年前鼓岭生活的博物馆和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对公众开放。 2021年3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