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TAG:26”找到相关内容500篇,用时0.115845秒
摘要:原位于西禅寺天王殿前,抱鼓石为元代遗存,两抱鼓石上分别镌刻“当寺比丘崇敬舍造”、“至正己丑仲冬谨志”。[阅读全文]
摘要:原位于南门兜,1969年移至台江区国货西路与五一中路交叉口西北侧。汽车南站中较早的建筑至少有一座候车大厅、一座行李房和一座停车雨棚,均使用桁架结构,大约建于1969年至1970年。根据《福州市台江建设志》,候车大厅为单层砖混结构,高 7.8米,建筑面积 834 平方米;行李房和售票房为 2 层混合结构,高 6.8 米,建筑面积 1537 米;停车场占地 5417 平方米,紧靠候车大厅建有停车雨棚,高 7米,砖木装配式结构,建筑面积184平方米。大约在2024年10月至11月随汽车南站搬迁而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台江区上下杭龙岭顶北坡,为一处民国建造的消防池。近年在龙岭顶改造过程中被拆除,仅存一块“永远无虞”石刻。[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晋安区康山路16号。1971年8月,福建省电信局将所属工程大队中制造电信器材部分分出,成立福建省电信器材二厂,直属省电信局领导,厂址福州市东门康山。职工多数是从通信生产岗位上调出,还接收城镇退伍军人共98人。主要生产通信电缆和线路铁件。1973年,邮电体制调整恢复合并后,改为福建省邮电管理局领导。1981年,因增加印刷邮电业务单册,增设印刷车间。1990年,印刷车间扩大成立为福建省邮电印刷厂,与省电信器材二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福建省志 邮电志》)[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晋安区岳峰镇岳峰村、东岳庙西北约100米。井栏为瓜棱形,井旁还有一个石盂,形制与横屿宋井群相似,疑为宋井。大约在2022年左右被拆除,原址用于建设道路。[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仓山区浦下村。根据门口的清光绪重修碑,应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筑。大约在2021-2022年被拆除,原址用于建设道路。后续计划在附近迁建/新建。[阅读全文]
摘要:2016年前后,经文物部门批准,市城乡建总对丹井进行保护性发掘。2019年下半年,在丹井原位置东北约80米的新建人行道旁,重新挖掘一口井、仿制井圈,命名为“丹井”,以此完成“修复”并保留文物保护单位身份。[阅读全文]
摘要:汤房巷2号、3号为同一处院落,位于台江区上杭路汤房巷。该院落由多座建筑组成,分别建于清早期、晚期,院落可以直接与上杭路87、89号相通。汤房巷3号有小门与汤房巷4号相通。[阅读全文]
摘要:福建新华印刷厂,成立于1949年8月,旋并入福州印刷厂,1957年又从中分出福州第六印刷厂,1961年改为现名。[阅读全文]
摘要:福州东郊竹屿村竹林境后山有一座古墓,墓面宽15米,纵深约60米,面向东南,封土前的基碑楷书:“皇宋赠昌国公人闽始祖赵公乔梓,民国九年仲冬全闽裔孙重修。”1985年发掘后,根据出土文物确定该墓实为明朝人赵世显及其夫人吴瑞合葬墓。[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永泰县白云乡寨里村台前溪上,共有五处。现因河道工程等原因,部分被改为水泥堤坝。[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永泰县白云乡姬岩一片瓦下,原有建筑建于清代,内有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造的神坛,前有乾隆五十八年造的青石栏杆。2020年,仙君殿被信众拆除,整体新建。神坛、栏杆也被拆除,栏杆被抛弃在登山道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