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TAG:26”找到相关内容500篇,用时0.162502秒
摘要:位于北后街53号,现仅剩门墙及门额。明中期倭乱时,为一武官所建,祀水德星君。[阅读全文]
摘要:解放后老门牌号为对湖路28号,原为日本东瀛学校职员宿舍。本建筑建于解放后,最初为福建省总工会办公大楼,后调拨给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用作学生宿舍。2011年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桐口山明墓位于闽侯县荆溪镇桐口村桐口山。墓主不详。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坐东向西,地面构筑物已无存,距地表2米多以下有砖构券顶墓室,已被多次盗掘,地表有墓砖散布。墓前神道两侧分列一对石马(通高约2、宽0.4、长2米),两马南北相距5.5米。其它石像生不知去向。石马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年代约为明代。[阅读全文]
摘要:1958年,福建林学院从福建农学院中脱离,脱离后的福建农学院将校址由魁岐协和大学迁到福州西郊梅峰。占地1100亩,发展到6个系、13个专业。本词条所述即1958至1969年福建农学院所使用的建筑群。建筑群包括大礼堂、办公楼、学生宿舍,苏式新古典主义与民族形式建筑并存,规模宏大。[阅读全文]
摘要:建于1953~1955年之间。已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西湖影剧院为福建省全省首座宽银幕电影院,1959年9月落成;后被火烧,1975年重建,1998年又因福建博物院重建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建于1935年,位于原日本居留民会大院内。由鸟居、高台及其上的小型神社房屋组成,与国内其他日本神社相比规模颇小。[阅读全文]
摘要:1958年建成,原址为白马王庙。2019年被拆毁。[阅读全文]
摘要:1965年3月成立,系由县城城隍庙所改建。1980年于原址重新拆建新电影院,建筑面积1979.09平方米,座位1200位,造价33万元,装置35毫米碳精机1套,配备放映人员10人。[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福州市城内东街口。1952年由印度尼西亚及美国归国华侨李亚努、郑维灿、姚亚宝、黄以炫、钟存信、黄建瑞等,在归侨及侨眷中集资筹建,于1953年10月3日落成开业,定名光荣剧场。1994年改建,2011-13年拆毁。[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厦坊村5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鼓四村魏厝里9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白马南路169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白马南路151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井街44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池前1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上厝73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天皇岭弄17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本建筑并非清代郭柏苍的藏书楼“红雨山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