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TAG:119”找到相关内容500篇,用时0.126519秒
摘要: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的居安里34号,为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式建筑,风格朴素。一、二层用青砖砌筑,第三层红砖,似为加建。[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的金鼓弄3号,为单层木结构传统民居,建于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向金鼓弄开门,前后两进,局部有拆改。是仓前区域保留的为数不多的中式传统民居。[阅读全文]
摘要:已改建,外立面被新贴上的瓷砖覆盖,不复旧貌。旧门牌号为郑家楼巷15号,新门牌号为对湖路39号。[阅读全文]
摘要:巽峰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莲花山主峰左侧小莲花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县令吴文英等募缘建造。清康熙八年(1669年),邑人游侣开捐资移建于今址。1986年大修,添补第七层及塔刹。[阅读全文]
摘要:白豸塔位于福清市东张水库中央,鲤鱼岛西南大约700米处。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该塔原塔高约15米,为七层八角实心石塔,每层塔壁正中设龛雕佛像,每根塔柱上都刻着捐资者的姓名。[阅读全文]
摘要:鳌江宝塔座落于福清市上迳镇上迳村迳江北畔的鳌峰顶上,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由当地信众集资修建,历时3年竣工。塔高25米,七层八角,仿楼阁式花岗石结构,塔座须弥式,塔门两尊青石雕镇塔武士,守卫左右。塔顶原为葫芦状巨石雕,民国初被雷轰毁。[阅读全文]
摘要:金山将军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内。建筑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坐东朝西,由戏台、樵楼、正殿组成,其中正殿为康熙年原物。戏台和樵楼已部分坍塌,濒临毁圯。[阅读全文]
摘要:曾位于仓山区上藤路90号,沿街二层、内部为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式建筑,青砖砌筑。原为民国初期林发人先生投资所建“天泰印书馆”。1949年后,经“社会主义改造”并入福州市第四印刷厂。90年代中期,第四印刷厂倒闭,此后转为民居。现已不存,原址兴建楼盘。[阅读全文]
摘要:西门天主堂,又名定远桥天主堂、若瑟堂。建于1900年,起初是一位教友献出的三进平房。1915年,教会出资将平房重建为一座半西式两层楼房,该楼毁于1948年6月的特大洪水。半年后,又在原址建起一座木构教堂与一座砖构神父楼,其中教堂毁于“文革”,神父楼则在1997年第三次重建中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曾位于仓山区爱国路,系天主教邵武监牧区于1933年,以银洋二万五千元向业主殷雪帆购得,作为驻榕办事处。[阅读全文]
摘要:曾位于仓山区岭后(旧门牌望耕里2号),其所在的道路后也因此得名“望耕里”。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曾位于仓山区泛船浦广东馆边。《闽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刊 ,为福州日侨中会根武、宋方小太郎在日本台湾总督府支持下创办的中文报纸,也是日人在华办的第一份报纸。在福州、厦门、省内部分府县及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南昌、台北、台南、澳门、新加坡、吕宋等地设有售报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