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建筑位于省府礼堂东侧,为原省府交际厅,根据建筑式样判断可能为民国或建国初期兴建。[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第一家具厂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环城路勺园,其前身是1953年由刘天生等13名木工组织起来的生产自救小组。1956年,合并成立木器生产合作社,后改为第三木器社。1958年,合并为鼓楼木器合作厂。1978年,更名为福州第一家具厂,系集体所有制企业。2010年改建为芍园1号文化创意园,5月20日开园。[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鼓楼区西洪路278号。1996年8月,西门扩建白马路,西门武圣庙被列入拆迁对象。 1997年移至乌山道山观南侧,保存情况较好。见西门武圣庙(异地迁建)[阅读全文:]
摘要: 民国福建省政府,位于省府路1号,为宋代以来福建省官署所在地。此地宋代为提刑司署,元代为肃廉访司署,明代为福建提刑按察司署,清代闽浙总督署移来,故旧称“督署”。民国时此地成为福建督军衙门,后定为省政府。[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鼓楼区西湖公园内谢坪屿,主体为二层砖木结构西式洋房。1908年初,林炳章、陈宝琛等人商议在福州水部工艺传习所附设福州农事试验场,招收农业别科生。1910年,迁移福州西湖澄澜阁办学,校名改为福建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其后,校名先后改称福建省立农林学校、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1933年8月,福建省立福州农林中学改称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农”),迁址福州北库巷。[阅读全文:]
摘要: 由陈文鸣创办于同治元年(1862年),位于鼓楼西南侧、原闽浙总督衙门前。[阅读全文:]
摘要: 北宋年间,福州知府赵汝愚沿威武堂故址改西湖楼为澄澜阁,后废。明万历五(1577)年,按察使徐中行在谢坪屿上重建两层阁楼,万历十六(1588)年,知府江铎重修。民国后阁楼年久失修,在抗战中倒塌。[阅读全文:]
摘要: 宛在堂,在开化屿东,系闽中诗人纪念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诗人傅汝舟营建。清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改建为湖心亭。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黄任倡议复建,在堂中设立诗龛,作为福州诗坛同人吟诗聚会之地。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重建。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许世英将西湖辟为公园,宛在堂再次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西湖影剧院为福建省全省首座宽银幕电影院,1959年9月落成;后被火烧,1975年重建,1998年又因福建博物院重建被拆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