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连江县展览馆位于连江县城府西侧,坐西朝东,建于1959年9月,原为三座建筑(电影院、工业馆、农业馆),共3260平方米(奠基石上记3337平方米)现仅存电影院,闲置。建筑外观呈苏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正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古田县杉洋镇中心。应建于建国初期。正面用4根爱奥尼式巨柱,顶部做三角形山花,是比较典型的见过初期的苏式古典主义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连江县黄岐镇海英村畚箕山东坡,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大对马祖乡亲的宣传力度,特在黄岐畚箕山上建造“海峡之声”广播站。广播站由坑道和巨型超高音喇叭组成,仪器设备设施架设在坑道内部,巨型超高音喇叭置于坑道口,运用空气压缩原理将声音传送到马祖。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1997年后,“海峡之声”广播站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下来。[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山狮子峰的古石蹬路上,距涌泉寺约1公里。木构,4角,单檐歇山顶。相传为王审知更衣处,故名,元大德十年(1306年)重建,更名“普贤境界”。清乾隆年间再修,复称更衣亭。[阅读全文:]
摘要: 三元祠位于永泰县城塔山公园内,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南宋乾道(1166-1172)年间该县七年连中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与联奎塔同时兴建的,后祠毁。1985年,永泰县集资10多万元,在旧址按重新修建。祠内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画像,供奉香位,祠中建有崇厅、广庭、花圃、诗廊、碑铭等。祠联概括了南宋永泰七年间三状元的盛事。[阅读全文:]
摘要: 1928年林祥谦及其父林端和、弟林元成的3口棺木由林祥谦妻陈桂贞运回家乡安葬。1960年始建陵园,1961年迁葬,1963年落成。陵园入口处,屹立一尊高4米的花岗石雕林祥谦像。沿3列3组126级石阶上山,上建"二七烈士纪念堂",大楼3层为花岗石砌,内设正厅、礼堂、展览馆、资料室和接待室。厅内立有武汉总工会铸造的高1.2米、重230公斤的林祥谦铜像。展览馆陈列朱德、陈云、邓小平、江泽民、李鹏、郭沫若等题词及林祥谦生平、二七大罢工图片和实物资料。半球形的烈士墓在纪念堂后山坡,石砌围屏,上刻郭沫若手书"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68号,原为英华中学教师宿舍,建于1950年代。为二层砖木结构西式公寓。 青砖砌筑,屋檐外挑,整体风格非常朴素,几无装饰。[阅读全文:]
摘要: 金山凤岗刘氏宗祠旧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刘宅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历代有重修。前后两进,由祠埕、前回廊、前天井、祠厅、后天井、后院等组成。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有前廊,厅正中后部为神主龛,左次间为五忠殿,右次间为八贤堂。1990年在原址上改建为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现祠内藏有宋郎衢州通判刘綑的墓石兽、墓志铭及古匾两通.祠内有宋代古井一口,块石垒砌成圆形井壁,整石雕凿的瓜楞形井栏。“凤凰岗”“钓鳌”刻石一通,碑青石刻制,圆首长方形,“凤凰岗”楷书,“钓鳌”隶书,下有覆斗形矮座。该建筑建筑本身改造严重,但人文价值较高。[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