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街
一、街道名称:宣政街
福州厝
宣政街因何而得名,目前尚未发现明确记载。推测可能是古代在鼓楼下张贴官方布告而得名。
福州厝
二、街道起讫: FZCUO.COM
FZCUO
宣政街北起鼓楼前,南经东街口与南街衔接,并与东街、杨桥巷交叉;全长约400米。
三、街道沿革:
林轶南
宣政街早在晋子城就已经形成。其北段(虎节路口以北)在晋子城的南门(虎节门)内,南段原在虎节门外;唐天复元年(西元901年)闽王王审知修建罗城,在今东街口位置形成十字街口,十字街口以南称南街,以北为宣政街。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民国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将宣政街与南街改建为通行汽车的马路,路宽约为15米。
1950年,为纪念“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一周年,将宣政街与南面的中正路一同改名为“八一七路”。1952年,拆毁鼓楼,1960年代,破开屏山修建鼓屏路,1985年,在宣政街南端修建东街口人行天桥,由马尾造船厂承建。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011年,修建地铁一号线,东街口人行天桥拆除。 福州老建筑
四、沿街建筑:
福州厝
宣政街沿街重要的建筑有: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钟楼:建于1970年代中,六层框架结构,顶层朝路口安装一大型时钟,故称钟楼。八十年代曾在底层及二层开设“上海西餐厅”。1990年代末拆毁,开发“利嘉大广场”,现底层为东方百货。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科技书店:建于1970年代,四层框架结构,外观呈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1990年代东街拓宽,东街口天桥引桥接入,利用本楼楼梯上下。2010年代拆毁。
福老建州筑
◆聚春园菜馆:为福州近代最著名菜馆,建于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双层砖木结构,三开间,三进。东街口小游园建成后,成为东街临街建筑。1984被拆毁重建。 福老建州筑
◆福建省政府礼堂:原为闽浙总督署,民国为福建省政府大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改建为会堂,1952年改造为福建省政府礼堂,1979年代省政府迁往屏山,本礼堂成为公众电影院,仍称省府礼堂。原位于省府路上,2010年沿宣政街建筑拆除,本建筑成为沿街建筑,并改名“榕城歌剧院”。
◆福建省供销总社:位于省府路口南,跨越虎节路,
交叉的道路: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鼓东路: FZCUO
◆鼓西路: FZCUO
◆妙巷:
福老建州筑
◆省府路:
福州厝
◆贤南路:
◆虎节路: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