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仓山区 >> 盖山镇

该分类下有12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盖山镇" 分类下的词条

高湖佛亭古民居
编辑:1次 | 浏览:1252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1 13:30

摘要: 高湖佛亭古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佛亭8号,建于清未,四合院式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26平方米,由屏风、厢房、主厅堂、后院组成,北侧厢房已改为砖混结构。主座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后进院落为清末民国初风格的双层结构。正门墙体上有人物等灰塑浮雕,厅堂游廊上方有卷蔓,驼墩上有造型精美的动物图案。[阅读全文:]

盖山后坂洋中厝
编辑:1次 | 浏览:1192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8-12 13:19

摘要: 该建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后坂村,明末清初建筑风格,坐西北朝东南,为九世行医世家。合院式清代民居,现仅剩一进院落,前有大埕,大门上有门罩,门墙黑色,天井两边披榭已改造,仅留南侧披榭一间,正座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明间后部以屏门分割为前后厅。前游廊有卷棚,地面为三合土。[阅读全文:]

白湖下濂李家大厝
编辑:4次 | 浏览:1491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6 20:37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白湖村下濂97-98号,合院式清代民居,左右两座,坐西朝东偏北。四面封火山墙,双坡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97号李家大厝,由游廊、厢房、厅堂、天井组成,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除后进天井处披榭被改为砖混结构外,其他建筑仍保留原貌,建筑整体较为宽大。98号李家大厝,共3进,一进和二进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三进整体抬高5个台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建筑除披榭部分被改为现代砖混结构外,其他各部件保存较为完好。[阅读全文:]

白湖下濂桥
编辑:2次 | 浏览:1387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6 20:33

摘要: 下濂桥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白湖村下濂祠堂边,为石构单墩双孔梁桥,东西走向,桥本体长7.6米,宽2.9米,引桥长5.5米,桥离水面3.5米。现桥面已改为水泥结构,上横铺石板,并建水泥桥栏。[阅读全文:]

半田黄宅
编辑:1次 | 浏览:1151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4 15:44

摘要: 该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半田村,四合院式清代民居。坐西朝东偏北25度,由门廊、屏门、天井、两厢、正座等组成。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构件雕刻精美。瓦屋面部分破损严重,建筑整体倾斜。两边防火墙已倒塌,屏风门已毁,左边披榭已改为砖混三层建筑。[阅读全文:]

齐安齐氏乐丘墓
编辑:1次 | 浏览:1140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2 13:02

摘要: 该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后门山,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北偏西20度。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由2级墓埕、墓围、须弥座祭台、墓碑等组成。[阅读全文:]

齐安黄占鳌墓
编辑:2次 | 浏览:1816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2 12:59

摘要: 齐安黄占鳌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后门山,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北偏西30度。三合土石材混合构筑,平面呈风字形。[阅读全文:]

潘墩保和药局旧址
编辑:0次 | 浏览:10842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0-22 00:54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潘墩村山后街70号,向北偏西10度。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木构悬山顶,穿斗架,面阔一间,进深1间。屋前有柜台,屋内尚存诊室、制药房、药柜。长12米,宽4.6米,高5.6米。始建于明代中期,既诊病又做药,因医道好,药效高而远近闻名。从明代开始,潘龙后人世代在此为医。解放后公私合营,保和堂也加入公家药店。民国时海军上将萨镇冰有感于潘家的行善之举,曾为潘家题写了“保和堂”牌匾。发生过火灾,现在是民国风格建筑。[阅读全文:]

盖山上岐陈嘉言墓
编辑:0次 | 浏览:1089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10

摘要: 该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阳岐山,墓南偏西21度,占地面积约68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结构,墓碑几字形,三层墓埕,面宽6.8米,进深10米。[阅读全文:]

浦下福慧寺
编辑:1次 | 浏览:1422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9 10:57

摘要: 浦下福慧寺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浦下村后门里,建于清代,四合院式寺庙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279平方米,有前殿、天井、廊庑、大殿组成,封火山墙,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上刻有对联,供奉玄帝、五灵公、斗战胜佛,墙体上绘有人物画像。寺有清光绪年间重修碑一通,主座瓦面已改为现代水泥结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