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建筑名称:临水宫二、建筑创建: 不详,现有建筑估计不早于清末至民国时期。三、建筑形态: 吉壁临水宫位于罗源县碧里乡最偏远的沿海村庄之一的吉壁村内。吉壁村位于鉴江半岛的一个小海湾内,三面环山一面临[阅读全文:]
摘要: [仓前街道麦园路·清宣统三年(1911)]此地原名“大帽(太茂)山”,清咸丰末年(1861),被盗卖给英国人建房,经上诉官府收回乡人种麦,故称“麦园顶”。1911年,桥南社体育会在此以体育活动为名,组织进步浓重、青年工人、职员200余人,由同盟会冯秀山为教练,秘密军事训练。从中选拔组成学生队,在后来的光复福州起义中,组成炸弹队,攻打城内清军据点。旧址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镇横屿村西边88号,是一座清中期民居,坐东朝西,规模较大,用材粗巨,构件精美,尤其特别的是左次间以庙堂布局,供有泰山神东岳大帝,几乎是福州民居中孤例。[阅读全文:]
摘要: 登云境祖厝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存建筑历史大约370年,即明末清初建筑。2019年被全部拆除,重新建造。[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群位于西湖宾馆内,由三座楼房、一座亭阁组成,其中前者位于原灵光盲童男校范围内,后者则为廖家(廖鸿荃)府邸的一部分,《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将其误登记为西湖开化屿上已拆除的紫薇厅。2011年,北侧两座建筑被拆毁,兴建悦华酒店。[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宦溪镇创新村北、鹅峰南麓。因地形似天鹅。寺院所处位置似鹅喙,故称鹅峰寺。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初期为尼姑庵。清康熙年间,曾因日本高僧废木炌禅师结庐梵修和供奉伏虎禅师金像而闻名。鹅峰禅寺原有横向三个院落,西为禅师殿,中为大雄宝殿,东为斋堂,三部分各有天井。现建筑大多已不存,大雄宝殿等均为重建。现为南安雪峰禅寺下院。[阅读全文:]
摘要: 牌坊为木构,四柱三门,高约9米,宽8.5米。下用8根木柱支撑,木柱胸围均为1.2米,每根木柱均用一对夹杆石固定,檐下施斗拱,斗拱重叠出跳,中楼为单檐庑殿顶,次楼为单檐悬山顶。坊表楷书“礼经奥义”、“父子贤良”、“兄弟孝友”。[阅读全文:]
摘要: 不可移动文物点,大约在2016年被拆除,改建为钢筋水泥建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