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建筑风格 >> 中国传统式

该分类下有3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中国传统式" 分类下的词条

嵩口善庆堂
编辑:1次 | 浏览:1102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3:28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道南村63号,占地2800㎡,建筑面积约3000㎡,为土木结构的两进六扇厝;两边为横厝,后座为两角三层土楼堡结构。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在嵩口经营“隆慎号”商店的张寿铢和同族兄弟张寿荫共同主持兴建,历经6年多时间竣工。近百年来,张寿铢后人居住在大厅左半边,右半边则归张寿荫后人所有,一直到1960-1970年代,都分别以一个大家庭的方式居住其中。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阅读全文:]

嵩口德星楼
编辑:1次 | 浏览:11775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2:59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古镇,南面大樟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三层木结构阁楼式建筑,建筑面积370㎡。一层为过街通道;二层供奉林公大使(林惠)。林惠为永泰汤埕人,南宋末年与兄弟林显、林应共同参军抗元,战死后首级漂至梧桐,身体却出现在嵩口楼下潭。本地百姓为纪念他故建此楼,名“得身楼”,因与“德星楼”谐音,久而久之改为今名。每年正月,嵩口民众都要举行林公大使出巡的“迎神”活动。[阅读全文:]

嵩口天后宫
编辑:1次 | 浏览:16318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2:44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77-2号(直街尾和米粉街尾之间),南面大樟溪。原名“兴安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旅嵩的莆仙商人筹建,是莆仙商人议事或临时歇脚之地。宫中奉祀妈祖,保佑溪上船只和木排航行安全。建筑面积725㎡,分外大门、大厅正栋、大厅正廊、戏台。其规模并非一蹴而就;清光绪四年(1878年),嵩口街商人和地方人士重修天后宫、扩大规模,并在厅廊两侧立石龙柱;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再次扩建下厅和外围墙,并于下厅增建大戏台和戏房。“文革”时被挪做食品厂、派出所,庙毁物坏,龙柱亦毁。1980年代,由台胞叶智尧先生和张维祉夫妇共同出资35万元,重塑妈祖神龛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从泉州惠安请师傅重雕龙柱。现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阅读全文:]

竹屿竹林境
编辑:3次 | 浏览:32995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11-28 03:38

摘要: 竹林境大门,拍摄:小飞刀竹林境,拍摄:小飞刀竹林境内景,拍摄:小飞刀竹林境,又称拿公庙,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竹屿村。拿公庙供奉的是舍己救人的拿公爷。它坐北朝南,有大殿、钟鼓楼、偏殿、厢房等,为明清建筑[阅读全文:]

上杭梁氏祠堂
编辑:2次 | 浏览:2065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1-29 10:54

摘要:  【所在位置】上杭路224【建筑名称】原来名称:梁氏祠堂现在名称: 【建筑质式】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大破损【建筑年代】民国初期【性质功能】原有建筑性质:祠堂现在建筑性质:居住仓库 【建筑形式[阅读全文:]

坂中74号
编辑:6次 | 浏览:12193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11-02 22:31

摘要: 本建筑建于1937年,为徐乾利茶行、徐乾记京果行、吴宏仕杉木行等店司帐徐赞侯所建。[阅读全文:]

西禅寺鼓楼
编辑:1次 | 浏览:11691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10-10 00:43

摘要: 现有建筑为清光绪八年(1882)由住持复本禅师、监院微妙禅师重建。1980年起又作修建。[阅读全文:]

西禅寺藏经阁
编辑:1次 | 浏览:12151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10-10 01:02

摘要: 原位于法堂北侧,90年代初在原址兴建华严三圣殿,被迁/重建至东侧新辟放生池北侧。[阅读全文:]

积兴里孙宅
编辑:0次 | 浏览:16390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2-25 11:52

摘要: 积兴里孙宅,位于积兴里南段北端14-18号,福州传统民居,2014年列入《公园路及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中的历史建筑名录。[阅读全文:]

迎春亭(春牛亭)
编辑:10次 | 浏览:12913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2-05 23:14

摘要: 迎春亭,俗名春牛亭、句芒庙,郡守唐珣建于明成化年间,是明清两代新年时郡守率众迎春的场所。现已不存,遗留“春牛亭”地名。(此词条由ABC整理)[阅读全文:]

 共32条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