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绍岐村,正对会展中心。建于民国时期。四合院式宫庙。北偏西35度。占地面积337.29平方米。由庙前埕、拜亭、大殿组成。封火山墙二坡顶,抬梁架。进门戏台于1994年改建为拜亭。拜亭藻井为八角六层,中倒垂牡丹花,雕刻精美。拜亭、大殿柱子仍保留木质。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减柱造,供奉文天祥、陆秀夫、陈杰夫。[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对面城关的溪山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为纪念本县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蝉联三状元而建。现为联奎公园的一部分,是永泰的著名景点。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12郑锡文,字禹范,号艾庵,县治西隅人。明成化十九年(1483)举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征南御史、广西布政使。菜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墓丘平面呈“风”字形。原嘉碑竖刻“吾庐”二大字,已佚。现墓旁立碑高2米,宽0.80米,上刻“广西布政郑锡文神道”。1995年后裔重修。34568910[阅读全文:]
摘要: 两广会馆位于鼓楼区石井巷以北、东泰路以西,现存门墙一、亭一、后进建筑一,门墙在鼓二小对面、石井巷北;亭在福建日报社宿舍东泰路入口之西;后进在宿舍区北。清中后期建筑,为广东广西两省合建的会馆。[阅读全文:]
摘要: 和平街陈氏民居为清代古建筑,位于长乐区和平街180号。该建筑为明兵部右侍郎陈省府第“司马第”建筑群之一。清代由长乐著名海商陈利事购置后重建。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前后共四进,分别为门厅、前厅、中厅、后厅,均为穿斗屋架,西侧设有书斋。该民居规模宏大,用材精良、雕刻装饰精湛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杉洋利洋石拱廊桥位于杉洋镇利洋村东南1公里处。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元年(1875)六月重修。东南西北走向,单拱石拱廊屋桥,占地面积228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冯宅村1号,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主人为木材商人游乐雍家族。1932年由木材巨商游家琛(游天俤)扩建二、三进。后曾作为合作社、民宅,现空置。建筑占地面积2167平方米,坐东朝西偏北。共三进,封火山墙,双坡顶,二层楼房,穿斗式木构架。四周为白砖清水墙。由门罩、屏风门、披榭、天井、厅堂、中天井、双层中厅堂、后天井、双层后厅堂组成。一进大厅保存较好,披榭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大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柱。二进、三进已倾斜,部分已倒塌。二进披榭改建,大厅廊檐处左右楼梯可上二楼。三进披榭为双层水泥框架与木构组合,水泥柱已倾斜。后进大厅廊檐石下沉严重。建筑高大宏伟,用料考究,建筑构件雕刻精美。[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新岐村西北。清代即有窑场,老窑作馒头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新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新砖窑宽约20米,长约120米,有32个窑门。大烟囱高约30多米,烟囱上有黄菊庵题写的“闽侯机制砖瓦厂”七个灰塑大字,字径约2米。至今仍在生产砖瓦。这是建国后村集体兴建的闽侯县规模最大的机砖厂,是重要的现代建材工业建筑,反映了当年闽侯县窑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