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又名斗门塔,位于连江县江南乡文新村斗门山上。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由南京兵部尚书的邑人吴文华倡建。塔为红砖彻筑,楼阁式,七层八角,高23.2.米。塔基石构,圭脚须弥座,塔每层辟一门七龛。台阶、翘角用花岗石负重,塔身及塔檐外挑均为红砖彻迭。内设三角形阶梯,环绕轴心柱盘旋而上。塔顶花岗石上阳刻建塔年代。196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省文物局拨专款维修,2001年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濂江林享遇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林浦山,正对瑞迹寺。东偏南22度,占地面积30平方米。墓顶前有石构祭台,台上有石构歇山顶单间碑亭,内有墓碑,上刻“林公享遇佳城”,上下款为“弘治十八年乙丑十月立”。原墓葬较大,但周边为其后裔墓葬所侵占,护首被毁。旁边有一小亭子。[阅读全文:]
摘要: 郑文范墓位于福州仓山区城门镇黄山村排下山,正面为福峡路,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66平方米。始建于明正统年间,清乾隆时重修。墓丘三合土夯筑,平面呈风字形,一级墓埕。前有横屏,护臂、石兽,均为三合土夯筑,后有围屏,为石砌。墓碑上方为拱形顶,做石质雨遮突出,墓碑下方浮雕波浪纹,须弥座上刻花卉等图案。墓碑上刻“扬州仪真县尉文范郑公佳域 明正统口口建 清乾隆重修”。[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工业区对面村道口,北偏东55度。圆首长方形,立于覆斗形碑座上,碑面北偏东55度。碑高3.8米,宽0.82米,厚0.2米,座高0.2米。碑额上浮雕双龙戏珠图像及“圣旨”二字。碑面上竖刻二行楷字“清诰授资政大夫直隶候补道,秉当松卿林公神道”。[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临江街道观井社区解放大桥西侧,中洲岛西北侧边缘。碑刻共8通,为历代修复江南桥的捐款碑,现碑被叠放一起。六通抹角首,二通圆首。[阅读全文:]
摘要: 云程林氏祖墓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小山包边为明代古墓葬,为瓦埕林氏祖墓,共5座,后裔迁至此,坐东北朝西南。墓为蒙古包形,与5座墓为弧形排列,面阔15米,进深21米。墓前有供桌,墓碑,墓碑上刻有“云程林氏先代镇抚贞义公墓”。[阅读全文:]
摘要: 长埕陈厝位于仓山区建新镇长埕村16号。建于明代,占地面积443平方米,朝向南偏东25度。合院式木构民居,悬山顶,穿斗式构架。由天井、前座、后天井、后座等组成。前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方形斗拱,童柱上作章鱼脚,弯枋平缓,典型明代建筑。中天井披榭倒塌改造。后院落面阔三间,进深三柱。[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龙江村,包括石步水塔和石步塔仔。石步水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2.7米,塔檐出挑,葫芦状刹顶。须弥座八角三层,边长0.7米。石步塔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4.8米,塔檐出挑,凿造瓦垅、瓦当,葫芦刹顶,塔身有佛龛。1995年4月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