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年代 >> 明、南明(1368 - 1646)

该分类下有308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明、南明(1368 - 1646)" 分类下的词条

妙峰山摩崖石刻及碑
编辑:1次 | 浏览:921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8-18 17:17

摘要: 妙峰山摩崖石刻及碑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妙峰山,山上原有摩崖题刻25段,题刻中有诗刻,榜书、题名等。现尚存诗刻一段,榜书五段。碑刻一通,圆首,行书,上刻“第一山”三大字,字径0.73米,落款小字“米芾”。据文献记载,系后人摹刻。[阅读全文:]

螺洲螺仙胜迹碑
编辑:1次 | 浏览:868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7-16 11:57

摘要: 螺仙胜迹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江乾埕,碑朝向正西,上刻“螺仙胜迹”,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手书,花岗岩质,碑高1.7米,宽0.71米,厚0.15米。是古老民间神话传说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龙江石步井
编辑:1次 | 浏览:887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7 12:32

摘要: 石步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龙江村石步202号,传建于明代。井深5.2米。井栏呈正方形,外边长1.2米,内边长1米,高0.5米,用四块凸字形大石板拼砌而成,中间横架一石板。井口离水面1米。井台石板铺成。[阅读全文:]

梁厝梁甘甘祖厝
编辑:2次 | 浏览:983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9 22:39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156号,建于明代。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共2进,由前后天井,前后座组成。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架均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柱础保留明代风格。插屏门上方隔架料用材硕大。据传为梁氏先祖从河南迁往梁厝村购置。房子较为破损,大门、披榭已倒塌。梁甘甘是“二七”惨案中牺牲的烈士。该民居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仓山区传统民居、建筑法式提供一定参考。[阅读全文:]

高湖三座古民居
编辑:2次 | 浏览:1353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1 13:18

摘要: 高湖三座古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三座104号,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合院式木构民居占地1514平方米,原有三落建筑,第一进解放前被烧毁;二进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明代风格,两边封火墙已倒塌,天井开阔,地面改为水泥地,房子破损严重。[阅读全文:]

高湖龙桥
编辑:3次 | 浏览:927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8-04 23:13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龙院自然村与三座自然村交接处,始建年间不详,明万历年间郑善夫曾主持重修此桥。石构单孔平梁桥,条石垒砌的长方形桥堍,桥面用三条石梁铺成,其中一石梁上有“万历口辰年春重修”的题刻。现桥已更改为水泥桥,仅存2个桥堍。[阅读全文:]

城门鳌里公婆厅
编辑:3次 | 浏览:916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2 12:25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鳌里村23号,为城山林氏迁城门鳌里始祖居住处。由门墙、天井、主建筑组成。主建筑四周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斗拱、插拱、替木均为明代样式,建筑低矮、用材厚重,柱础为覆盆式,大厅后部上方横向悬挂神主龛,为当地明代民间做法。大门门楣为石刻歇山顶。[阅读全文:]

城门下洋普济桥
编辑:2次 | 浏览:1096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9 10:49

摘要: 普济桥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下洋村大王殿附近,石构二墩三孔平梁桥,是连接下洋鸭姆洲的主要通道。南北走向,条石垒砌桥堍和引桥。每孔顺铺巨大条石为梁,其上横铺石板为桥面。桥宽2.7米,长26米。引桥由15个台阶组成,长7.8米,桥高6米,桥墩呈船形。桥上有石栏杆,栏杆两头栏柱柱头刻狮子,中间各柱柱头刻南瓜形。约始建于明代,民国15年重修,东桥头有重修碑在。[阅读全文:]

城门壁头塔
编辑:3次 | 浏览:982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9 10:25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壁头村农民公园内,石塔原来不在此地,是从码头迁移至村口又迁移至此,现仅残存二层。石构八角实心。下有须弥座,残存三层塔身,一层塔檐和攒尖顶,顶上有三宝珠垒迭的塔刹。残高1.5米,塔身上,依稀可见刻字“时大明嘉靖□□……东园吴建”等字样。[阅读全文:]

城门梁厝井
编辑:2次 | 浏览:900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9 10:37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祠堂旁边,井深5.3米,砖砌方形井壁,方形井栏用四块凸字形石板拼砌而成,高0.53米,厚0.11米,边长0.73米。外壁题刻已风化不清。约建于明代。现仍有半村村民使用。该水井的发现对于了解研究当地历史文化、迁徙历史提供重要实物参考。[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