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闽汽车总厂工人俱乐部,建于1958年代,主体风格为现代主义、跌落状的正立面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元素。[阅读全文:]
摘要: 红楼,一名入德楼,始建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该年7月,民国二年所建砖房教室势将倾圯,教育厅拨款一万四千元并向教职员及校友募捐3千余元,由福州著名建筑师林天民设计,历经一年,建成一座砖木结构之三层新型[阅读全文:]
摘要: 【所在位置】东街【建筑名称】原来名称:福建省图书馆现在名称:原福建省图书馆【建筑质式】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轻大破损【建筑年代】20世纪50年代 【性质功能】原有建筑性质:图书馆现在建筑性质:[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罗源中山堂(原崇福宫、临水宫)二、建筑创建: 该建筑位于罗源南城的孝巷路71号,离罗源古城墙南段很近。根据《道光新修罗源县志》及居民口述,本建筑最早原为明代创建的崇福宫,即祭祀陈靖姑的临[阅读全文:]
摘要: 陶媛楼,建于1913年,北美别墅式建筑。陶媛主理(校长)和师姑在此办公居住。现为长乐一中文科教研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清龙山,1957年由旅居印度尼西亚的爱国华侨陈先生牵头捐建。单层红砖建筑,双坡顶,平面回字形带内回廊,内庭院植两棵龙眼,共有教室12间,每间约40㎡左右。为保存完好、历史文脉连贯的建国初期代表性校[阅读全文:]
摘要: 1987年后为福州机械高级职业学校教学楼,现为福州中银职专教学楼。建筑横向分划为三部分,中间部分带外廊,有社会主义风格的立柱,并有领袖头像山花。[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学院附属中学文虎楼由两栋青砖楼组成。该建筑由华侨胡文虎于1935年捐资建设。其所在,即今日的福州第二中学。1995年付梓的《福州市教育志》声称该建筑犹存,然至今日已不复存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原三一学校)内,建于1919年,系三一学校部分校友(教师)为纪念第一任校长、英国传教士万拔文(W.S.Pakenham-Walsh)发起兴建,1925年建成。仓山区级文保单位。思万楼为塔式建筑,立面造型呈中世纪罗马风风格。塔楼红砖砌筑,高三层,底层面积较大,二三层缩小,二、三层间有带中世纪城堡碉楼意味的出挑,但出挑非常小,实际上已经退化成装饰性的线脚;塔楼顶层粉刷成白色,顶部女儿墙造型也微带城垛口的意味。塔楼座南朝北,正对学校大门,占地25平方米,高约18米左右,楼顶层悬挂大钟,是爱尔兰都伯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钟为紫铜铸成,直径约1.00米,高1.30米左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清市龙田镇福清三中校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时任福清培元书院院长的柯志仁教士(H. R. Caldwell)和方鲍参牧师在美国向柯琳·约翰逊(Caroley Johnson)女士募捐而得,于1909年建成后名为“Carolyn Johnson Memorial”(柯琳·约翰逊纪念堂),同时还建成膳厅、浴房、围墙等。2002年由福清三中在香港的校友集资修缮加固,如今风貌依旧,并已申请确定为福清市文物保护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