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本体类型 >> 建筑

该分类下有1997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梁厝药铺房
编辑:5次 | 浏览:865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9 17:27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100号,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0平方米。由天井、厢房、正座等组成。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有门罩,保留有陶滴水。围墙内条石竖立,外敷灰壁面。天井石条铺成,两厢柳条栅栏窗。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正座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左右房门上方有八卦“坤”、“兑”影字。因公社化期间,曾作为当地卫生院,故被当地人称为药铺房。装修精美,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阅读全文:]

梁厝供销社
编辑:3次 | 浏览:8410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6 19:31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128号(粮仓里街街口),2019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梁厝桃源左东境
编辑:3次 | 浏览:1019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9 10:26

摘要: 梁厝桃源左东境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96号附近,自来水收费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23.75平方米。由门廊、拜亭、天井、左右两廊、大殿组成。拜亭歇山顶,抬梁架,四柱一间。大殿封火山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卷棚式游廊,供奉土地公、田元帅、临水陈太后。西边有2座重修碑,分别为清光绪元年八月、同治十三年七月。该建筑构成完整,为我们研究仓山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建筑风格提供翔实的实物资料。[阅读全文:]

梁厝三翕堂
编辑:3次 | 浏览:1007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9 20:31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79-1号,清末民国初四合院式祠庙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98平方米,由门头房、天井、回廊、大厅、后花园等组成。大厅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用五柱。部分梁枋雕刻精细,墙头有麒麟灰塑。家祠正面2根石柱,上刻对联“尺地肇基兴宗第一;比肩并祀分族推三”。摘录林则徐警句题于家祠墙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邱阳崇品旧居
编辑:0次 | 浏览:17421次 词条创建者:几雨     创建时间:02-13 23:44

摘要: 邱阳崇品旧居,又称萧宗鼎厝,始建于清中期。三进大厝,门楼为民国青砖洋楼。[阅读全文:]

嵩口杨氏宗祠
编辑:0次 | 浏览:747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1 15:01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36号[阅读全文:]

垅口祖厝
编辑:5次 | 浏览:1244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30 17:26

摘要: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左合院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垅口厝,右合院为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1820)的和也厝,通面阔约62.85米、通进深约43.85米,占地面积约2540平方米。在主体建筑前右侧分布有外门楼、书斋、鹤形路等。垅口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和也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嵩口善庆堂
编辑:1次 | 浏览:7674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3:28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道南村63号,占地2800㎡,建筑面积约3000㎡,为土木结构的两进六扇厝;两边为横厝,后座为两角三层土楼堡结构。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在嵩口经营“隆慎号”商店的张寿铢和同族兄弟张寿荫共同主持兴建,历经6年多时间竣工。近百年来,张寿铢后人居住在大厅左半边,右半边则归张寿荫后人所有,一直到1960-1970年代,都分别以一个大家庭的方式居住其中。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阅读全文:]

嵩口德星楼
编辑:1次 | 浏览:8538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2:59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古镇,南面大樟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三层木结构阁楼式建筑,建筑面积370㎡。一层为过街通道;二层供奉林公大使(林惠)。林惠为永泰汤埕人,南宋末年与兄弟林显、林应共同参军抗元,战死后首级漂至梧桐,身体却出现在嵩口楼下潭。本地百姓为纪念他故建此楼,名“得身楼”,因与“德星楼”谐音,久而久之改为今名。每年正月,嵩口民众都要举行林公大使出巡的“迎神”活动。[阅读全文:]

嵩口天后宫
编辑:1次 | 浏览:1168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2:44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77-2号(直街尾和米粉街尾之间),南面大樟溪。原名“兴安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旅嵩的莆仙商人筹建,是莆仙商人议事或临时歇脚之地。宫中奉祀妈祖,保佑溪上船只和木排航行安全。建筑面积725㎡,分外大门、大厅正栋、大厅正廊、戏台。其规模并非一蹴而就;清光绪四年(1878年),嵩口街商人和地方人士重修天后宫、扩大规模,并在厅廊两侧立石龙柱;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再次扩建下厅和外围墙,并于下厅增建大戏台和戏房。“文革”时被挪做食品厂、派出所,庙毁物坏,龙柱亦毁。1980年代,由台胞叶智尧先生和张维祉夫妇共同出资35万元,重塑妈祖神龛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从泉州惠安请师傅重雕龙柱。现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