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其他保护身份 >> 规划收录建筑 >> 《福州市公园路、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含修编)》收录建筑

该分类下有29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福州市公园路、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含修编)》收录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积兴里孙宅
编辑:0次 | 浏览:16390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2-25 11:52

摘要: 积兴里孙宅,位于积兴里南段北端14-18号,福州传统民居,2014年列入《公园路及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中的历史建筑名录。[阅读全文:]

金峰里4-3号
编辑:2次 | 浏览:12146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4 14:45

摘要: 位于仓山区金峰里4号院落内,为二层砖木结构、风格朴素的近代西式建筑。该院落尚余一拱门,搭盖较多,本建筑是院落内较为完整的近代建筑。原主人张兆楷,为福清籍日本归侨。现为张仁德所有。[阅读全文:]

硕园
编辑:12次 | 浏览:4010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3 23:57

摘要: 位于仓山区马厂街8号,建于民国时期,为三层砖木结构、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西式建筑。建筑占地402平方米,长20米、宽21米;平面近似方形,南立面设置外廊,开间大小相间,四大三小,圆形砖柱;侧面及背面设拱券窗,窗上方有半圆形叠涩线脚遮雨檐口,不开窗的部分则做成凹入式的窄券假窗,每层间也设置了复杂的叠涩线脚。建筑内为单元式公寓,所有厨房均设在楼后的附属楼中,与主楼间有双层木连廊连接。建筑原主人关氏家族(莆田人)、平潭某县长及一王姓医生。生物学家陈德智(1979-1984年曾任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系主任)、吴坤平等也曾在此居住。[阅读全文:]

公园路73号
编辑:1次 | 浏览:29176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1-20 00:11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73号,原为福清籍日本归侨、早期中共地下党联络员任桂发先生的私宅。民国时期,任桂发先生将此处作为掩护伤员、联络人、秘密会议的场所,为当初福州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任桂发先生系民主人士,1978年过世。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西式建筑,红砖砌筑,檐口有福州近代建筑常见的砖砌叠涩线脚。三层窗均做平过梁,非常朴素。[阅读全文:]

逸园
编辑:8次 | 浏览:35856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5-16 17:57

摘要: 逸园位于仓山区象山里2号(原巷下路34号),是一幢近代西洋式青砖公寓建筑,东西两侧带有门楼,北面有较大的独立庭院。该建筑目前为公房,居民大多是福州脱胎漆器厂(已倒闭)职工。[阅读全文:]

赓庐
编辑:14次 | 浏览:4473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2 23:45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三一弄4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联排式公寓建筑,建于1924年,风格简洁朴素。现分为两个门牌号,西侧两直为“赓庐”(三一弄4号),为俞氏家族所有;东侧两直名“韶庐”(三一弄6号),作为邮政宿舍使用。均为吴观韶所建。吴观韶民国时期曾任福建、湖南两省邮务长。1953年,赓庐部分售予福清籍印尼华侨俞兆华先生。建筑红砖砌筑,小青瓦四坡顶,两端及中央有壁炉烟囱伸出屋面。建筑立面造型朴素,门窗下小上大,除顶部设一叠涩线脚外没有其他装饰。[阅读全文:]

兴庐
编辑:3次 | 浏览:28944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5-16 23:54

摘要: 位于仓山区巷下路14号、巷下路和积兴里路口,建于民国早期(推测在1911-1920年)。内部建筑原应为广式间排,现已拆改,外墙抹水泥砂浆。入口门楼及匾额尚存,仍可见灰塑“兴庐”(興廬)字样。[阅读全文:]

吉庐
编辑:3次 | 浏览:31654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4-10 21:42

摘要: 位于巷下路23号(原巷下路36号),西式门楼,主体建筑为广式排楼。现为民居。[阅读全文:]

金峰别墅
编辑:1次 | 浏览:2756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7-01 01:17

摘要: 金峰别墅(金峰里2号)位于象山里和金峰里的转角。建筑为二层木结构的广式排屋,入口门楼为仓山常见的如意山墙式(观音兜变体)。[阅读全文:]

 共29条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