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不可移动文物 >>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该分类下有85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分类下的词条

儒江石积尊娘庙
编辑:0次 | 浏览:1143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5-19 21:29

摘要: 位于马尾儒江村,为一座典型的清代宫庙建筑,建于嘉庆年间,占地500多平方米,分为前院、戏台、天井和大厅。建筑于2014年12月被拆除,后于附近新址仿建一座现代建筑归还村民使用。儒江石积尊娘庙[阅读全文:]

白湖下濂李家大厝
编辑:4次 | 浏览:1129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6 20:37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白湖村下濂97-98号,合院式清代民居,左右两座,坐西朝东偏北。四面封火山墙,双坡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97号李家大厝,由游廊、厢房、厅堂、天井组成,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除后进天井处披榭被改为砖混结构外,其他建筑仍保留原貌,建筑整体较为宽大。98号李家大厝,共3进,一进和二进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三进整体抬高5个台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建筑除披榭部分被改为现代砖混结构外,其他各部件保存较为完好。[阅读全文:]

白湖下濂桥
编辑:2次 | 浏览:1030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6 20:33

摘要: 下濂桥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白湖村下濂祠堂边,为石构单墩双孔梁桥,东西走向,桥本体长7.6米,宽2.9米,引桥长5.5米,桥离水面3.5米。现桥面已改为水泥结构,上横铺石板,并建水泥桥栏。[阅读全文:]

安平宝胜寺
编辑:1次 | 浏览:1179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8-11 00:21

摘要: 该寺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安平村东北部山脚下,占地面积约1039平方米,北偏东30度。最早是在文昌阁基础上改建成宝胜寺,该寺曾多次重修,分别是清道光19年、民国60年、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筑主体为清代格式,部分木构件为明代样式。寺有三进,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组成。[阅读全文:]

白云城门山顶摩崖题刻
编辑:2次 | 浏览:950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3 13:33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白云村城门山顶,题刻长1.35米,宽0.65米,原有字迹大部分已残损,现在题刻岩石下方重新刻有原文。碑文为“清嘉庆丙寅年鼎连后座并前照戏台城山上福境弟子郑至祯乐助银香貮拾捌员。清道光戊子年永福里大学住林棋阳重修白云寺,翰林院编修赵在田书”。[阅读全文:]

半道龙翔胜境
编辑:2次 | 浏览:898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3 12:48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半道村98号,建于1926年,2000年重修。奉祀卫大王、临水陈太后等。单体建筑,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坐北朝南。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前部为轩廊。[阅读全文:]

半田黄宅
编辑:1次 | 浏览:881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4 15:44

摘要: 该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半田村,四合院式清代民居。坐西朝东偏北25度,由门廊、屏门、天井、两厢、正座等组成。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构件雕刻精美。瓦屋面部分破损严重,建筑整体倾斜。两边防火墙已倒塌,屏风门已毁,左边披榭已改为砖混三层建筑。[阅读全文:]

林浦太保亭
编辑:2次 | 浏览:939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0-25 01:22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太保街老人会附近,该亭庙始建于清代,民国及90年代曾多次维修过,供奉护国张侯王。建筑南偏西22度,占地面积65.34平方米。亭前部歇山顶,用六檩,抬梁式,面阔一间,左右美人靠;后部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式,面阔一间,进深三柱。后墙设神龛。[阅读全文:]

漈下龙漈仙宫
编辑:0次 | 浏览:1306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5-08 19:24

摘要: 族谱所录为登瀛宫,“即仙奶殿,坐南向北,左右两河合后,为溪山第一”。位于龙漈溪东、西两涧合流之处的内侧,前对文笔峰。仙宫的主体建筑由前面的门房、天井、二侧厢房和后部的大殿组成,总建筑面积230.39平方米。大殿平面为横向的长方形,面阔五间,宽13.67米,次间与梢间间用板壁相隔;进深六间,深9.18米,最里一间供奉开基拓主马仙娘的神位。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前后金柱间抬梁,上覆藻井天花,后部的明间上方也加平板天花覆盖。屋面重檐,下檐的四面均为单面坡,内端与四金柱间的穿枋相搭接;四金柱向上抬升,在金柱内侧的平梁、横枋和45º角枋上,等距离八面立柱,中心架立雷公柱,构建出完整的圆形屋网构架,挑檐斗栱、椽条、屋瓦等均从内向外呈放射状伸展,形成外观独特的圆穹窿顶上檐屋面。 龙漈仙宫外形取天圆地方之式,呈现外方内圆、穹窿高起之外观,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北京天坛之构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殿正中悬挂的“方壶圆峤”匾(峤,意指高而直的山),正是这种建筑形式的贴切说明。 仙宫的始建年代无考,但现存大殿建筑则是典型的明代风格。殿内珍存有铁制香炉一个,炉侧面阳刻铭文:“古田縣二十二都九保龍漈境住民甘良坦嘉靖二十九年正月舍馬氏真仙香爐一隻”,证明神殿应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之前。同时,大殿前廊额枋及挑檐檩下方均有墨书纪年,分别为“旹大明隆慶三年歲次已巳拾貳月丁丑[阅读全文:]

流洋桥塔
编辑:0次 | 浏览:833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12 21:57

摘要: 原仅存石刻塔身构件,青石制方形,高约0.5米,边长0.52米。其中一面高浮雕月光菩萨像,四角浅浮雕金翅鸟,可推断原为为阿育王塔。原位于桥头,后桥圮,2009年移置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流洋村老人馆门前榕树下,数年后被盗。[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