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怀安相公庙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10-14 19:37 历史版本17 8121 8 4 新增图片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怀安相公庙

目录

一、建筑名称

怀安相公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石山西麓马尾道面临大江,庙右下侧江边有块岩石高广平坦,闽江经此分南北二港。建于清代,占地1021平方米,庙宇坐东向西,木构,系由城隍庙、提统抚、天盛院三部分组成的建筑群。庙、庑、院并列,提统抚居中,城隍庙居左、天盛院居右,四周设风火墙。庙内佛像已毁。提统抚面宽三间,进深五柱,上为双坡顶。内有戏台、厢楼、大殿、后院,除戏台已被拆除外,其余原保存尚好。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同单檐悬山顶。前有覆龟亭,两厢为醮楼。城隍庙内设门房、天井、殿堂。庙内的佛像已毁,80年代曾作为蘑菇场。现存庙宇为清代建筑,始建年间不详。庙边右前侧20多米处的江边岩石上“南无阿弥陀佛。录己酉孟冬……”及“芋原”、“放生”3块摩崖石刻,庙位于怀安县衙署西北约300米处,民国《福建通志邮译志》记载:芋原驿在怀安县治之西北。天盛院较为简朴,类似厢房建筑,破损较严重。庙旁有清康熙时期摩崖题刻。现已毁。2005年发生火灾,大量构件被毁,仅余墙体;2014-2015年修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筑创建

该庙创建于何时,现已无考,现存建筑遗址建于清代,并可能经近代整修。

三、建筑衍变

1995年,福建融侨房地产有限公司对怀安进行了全村拆迁,在拆迁中发现了怀安县衙五帝庙、相公庙、临水宫等四座文物建筑,并一座两层砖房得以保留。怀安拆迁后长期荒芜,各文物建筑虽被列为郊区文物保护单位,但仍无人维护,任其破败,目前都损坏严重。

2005年12月,在拆迁并废置十年之久后,孤处荒山、久无人迹、水电俱无的文物保护单位——相公庙发生火灾,所有梁架额枋等雕刻精美的木构件全部被毁,仅存四周封火墙。其时正是南江滨大道等一批道路工程施工期间,但至今未闻任何单位和个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2014-2015年,怀安相公庙得到整体修复。

四、建筑形态

怀安相公庙座落在南台岛最北端,怀安村外的江边。正面朝北,背依小山,面朝乌龙江、白龙江分水嘴,风光秀丽。其西有怀窑遗址怀安大码头等遗迹。

该庙现存建筑建于清代并经近代整修,占地面积约1020平方米,由提统抚、城隍庙、天盛院三部分组成。居中为提统抚,北面(左)为城隍庙,南面(右)是天盛院,四周有封火墙。

提统抚格局与五帝庙相同,正面屏风山墙经过近代重修,成为砖土混合式门墙,墙内戏台多年前已毁,连同天井盖上大型木三角桁架屋顶,有可能与正面墙同时改造。过天井为献殿,做敞厅式,殿前廊位置左右均有楼阁形半边小殿,雕刻精美。献殿后为正殿,与献殿直接勾连。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柱,上为双坡顶。

提统抚北侧为城隍庙,单进单开间木结构,单层双坡顶,前有天井。南侧为天盛院,木结构单层单开间,宽度略大于城隍庙

【2005】


【2010】

淮安相公庙遗址大门(从南到北)(来源:严可清摄于2010年4月)淮安相公庙遗址大门(从南到北)(来源:严可清摄于2010年4月)


淮安相公庙遗址全景(从南到北)(来源:严可清摄于2010年4月)淮安相公庙遗址全景(从南到北)(来源:严可清摄于2010年4月)












【2012】

相公庙(拍摄:池志海/2012)相公庙(拍摄:池志海/2012)
相公庙内部现状(拍摄:池志海/2012)相公庙内部现状(拍摄:池志海/2012)
相公庙城隍庙(拍摄:池志海/2012)相公庙城隍庙(拍摄:池志海/2012)
相公庙提统抚(拍摄:池志海/2012)相公庙提统抚(拍摄:池志海/2012)





















【2013】

2013年,湮没在荒草中的怀安相公庙(来源:林轶南摄于2013年8月)2013年,湮没在荒草中的怀安相公庙(来源:林轶南摄于2013年8月)











【2015】

修复后的相公庙(暂不留名摄于2015年1月)修复后的相公庙(暂不留名摄于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