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中孚大药行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1-23 00:37 历史版本2 3715 3 4 调整页面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中孚大药行

目录

一、建筑名称:中孚大药行

平面布局为两进传统民居,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05号。

二、建筑创建:

1935年,长乐药材商人陈幼鸿在上杭路开设“德生祥”药店。
1943年,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改名“中孚”,由药店升级为药行。此外,药行也兼营玻璃、自行车、花旗皮、“美女”牌葡萄糖、“施贵宝”牌西林油等。
1956年对私改造以后,利用原中孚药行行址组建第二批发部,负责供应台江区相仓山区的零售药店和医疗单位。

三、相关人物:

(摘自《福州双杭志》)
陈幼鸿,又名大悌,长乐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生于长乐县宅园村。父亲陈道晓,中举监生,中举后回乡任私塾教师,并为开业小儿科医生。民国7年(1918),幼鸿25岁时,父亲病逝。幼鸿是长男、弟妹年小,就在长乐县营前镇开设“鸿记”药店,维持家计。民国24年,迁福州市上杭路,开设德生祥药店。民国32年,改为中孚药行,是继元昌行、致远行之后,福州最大一家中药批发商,在香港、台湾、上海都有设坐庄。中孚药行药材主要是进口药材,其次是国内药材,药行主要业务是中药批发兼零售,职工有30多人。中孚药行经营作风良好,信誉高,深得各药商信赖,生意越搞越大,积聚大量资财,在乡村置有田亩;在市区上、下杭路和水巷地区置有一批房地产业。
幼鸿思想开朗,倾向进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上杭路10号为中共福建省委闽中地下交通联络站,幼鸿支持闽中游击队所需的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初进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孚药行第一批实现公私合营。幼鸿被安排在福州市医药站任副经理。他历任福州市工商联筹委会常委、市民建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省、市、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陈幼鸿著有《中草药栽培法》一书。1974年病逝。

中孚药行一进已成危房(拍摄:暂不留名 2013.8)中孚药行一进已成危房(拍摄:暂不留名 2013.8)
1953年劳动节,中孚药行的27名员工在药行前合影(来源:福州晚报)1953年劳动节,中孚药行的27名员工在药行前合影(来源:福州晚报)

 












1948年福州上杭路中孚国药行寄往屏南的信(来源:7788.com)1948年福州上杭路中孚国药行寄往屏南的信(来源:7788.com)












四、其他资料:

【所在位置】
上杭路

【建筑名称】
原来名称:中孚大药行
现在名称:上杭路105号

【建筑质式】
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
轻度破损

【建筑年代】
民国

【性质功能】
原有建筑性质:商业
现在建筑性质:居住

【建筑形式】
西文近代风格

【建筑作者】
不明

【建筑规模】
建筑占地面积:759平方米
建筑层数:2层
建筑高度:8米
建筑长度:45米
建筑宽度:16米

【建筑环境】
周边建筑环境:临近原工商联。
周边绿化环境:周边部分绿化植被。
周边人文环境:临近四中。

【所有单位】
原有(曾经)产权人:中孚药行
现有产权人:公家 

【使用情况】
疏于维护
原有使用内容:药行
现有使用内容:居住
使用人:住户
管理人:住户

【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该近现代建筑风格较典型,建筑保存较完整。
科学价值:具有一般价值的研究福州市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