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福州领事馆
一、建筑名称:德国驻福州领事馆、禅臣洋行
曾位于仓山禅臣花园(现程埔路172号)内,建于清末,为禅臣洋行的办公楼,因创办者G.禅臣(G.Siemssen)任领事而兼做德国领事馆使用。1917年因一战爆发被当时的北洋政府没收。1939年划拨给新创办的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所使用;1951开始由师大生物系使用。1983年左右建筑被拆毁,仅余附属禅臣花园。
二、建筑创建:
始建时间不详。 福老建州筑
三、建筑衍变: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清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德国向福州派遣了首任领事居茄(H.Krüger),设立领事馆,但该领事馆只代表不莱梅和汉堡两城利益。此后德国派驻的七任领事,大多由别国领事兼任。
1894年至1916年间,德商禅臣洋行(Siemssen Co.)的创办者古斯塔夫·西奥多·禅臣(Gustav Theodor Siemssen)署理德国驻福州领事,并在1895年授正领事。此时的德国领事馆即位于本建筑内。 福老建州筑
民国八年(公元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该馆舍和禅臣洋行住宅作为敌产,被北洋政府没收。民国廿八年(公元1939年),划拨给新创办的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所使用,次年,改称福建省研究院,下设工业、农林、动植物等研究所。 FZCUO.COM
1951年,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所并入福州大学(即今福建师范大学)后,禅臣花园原址由生物系使用。据生物系一名老师回忆,该楼于1983年被拆毁,残余地基又保存了多年。
领事馆后门200米处一座红砖二层洋楼为领事官邸,现为聚和路15号德园。
四、建筑形态: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从目前传世的照片来看,德国领事馆是一座三层半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带有一座四层塔楼,立德国国旗;主体建筑和塔楼顶部均做雉堞式女儿墙。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时间不详】
福州厝
福老建州筑
【1906】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时间不详,约1890-1900年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