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鼓楼区 >> 安泰街道

该分类下有121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安泰街道" 分类下的词条

朱紫坊32号
编辑:3次 | 浏览:1474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2-27 22:24

摘要: 朱紫坊32号位于朱紫坊河沿、花园巷口,临近陈氏家庙和郑大谟故居。主体为民国青砖楼,为福州少见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阅读全文:]

朱紫坊29号陈氏祠堂
编辑:1次 | 浏览:15828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01-30 23:07

摘要: 朱紫坊29号陈氏祠堂,位于鼓楼区安泰街道圣庙社区朱紫坊29号。朱紫坊29号陈氏祠堂位于朱紫坊巷,近鼓楼区广电局,临安泰河,始建于明代,为祠堂部分。祠堂坐北朝南,现仅存一进,土木结构。[阅读全文:]

朱紫坊萨氏民居
编辑:6次 | 浏览:8751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15:41

摘要: 位于鼓楼区朱紫坊22号。系福州望族——雁门萨氏的祖居,海军上将萨镇冰、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物理学家萨本栋等均曾在此居住。建筑始建于明代,现建筑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2006年作为“三坊七巷和朱紫[阅读全文:]

法海路陈兆锵故居
编辑:5次 | 浏览:24530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15:46

摘要: 位于福州鼓楼区法海路,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及民国初期重修。坐北朝南,四面围墙,两座相邻,共五落。东侧为主座建筑;第一、二进均面阔三间,每进都有前后天井、围墙相隔,有小门通往西侧的园林,西路亦三进,第一进为花厅,第二进为花园,第三进为书院、楼阁,三进已改建为青砖楼。[阅读全文:]

张钰哲故居
编辑:2次 | 浏览:11189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6-19 17:00

摘要: 建于清道光年间(1820-1850),坐西朝东,单进合院式民居。主厅原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现仅存明间及北侧次间和梢间三个开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硬山顶。朝街双扇大门,门内为纵向天井。主厅前右侧设一小披榭,天文学家张钰哲出生成长于此。[阅读全文:]

蓝宅花厅
编辑:13次 | 浏览:2627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4-02 12:55

摘要: 位于乌山东麓、乌塔脚下。约建于清末民国,原建筑为蓝天柏(音)宅,规模不详,1990年代末被拆迁,仅存花厅园林一进,座北朝南。南侧天井有假山和角亭一座,封火墙上有灰塑山石和卷书图案。 该花厅于2018年3月被拆除。[阅读全文:]

南关白真人庙
编辑:16次 | 浏览:65703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6-29 10:57

摘要: 一、建筑名称:护道白真人庙二、建筑创建:护道白真人庙,元时称为“敕建白云宫”,明万历间成为“奉旨祀典”的官祭庙宇,重修并赐额“护道白真人庙”,明、清间又有多次修建。根据拆毁前的照片判断,白真人庙应是明代建筑。三、建筑衍变:  1995年,“乌山广场”拆迁,[阅读全文:]

朱紫坊陈兆锵旧居
编辑:7次 | 浏览:2170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15:45

摘要:  位于福州鼓楼区朱紫坊,建于清初,嘉庆及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三进,门头三间排的木构房,从门头厅入石框门,三面环廊,廊下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阅读全文:]

津门桥
编辑:5次 | 浏览:3122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9 00:20

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津门路,北为仙塔街、南为津门楼、东连高节里、西接津太路,五代罗城为兼济门桥。康定二年(1041年〕,郡守陈众舆改名为通津,桥亦以其名。石构拱桥,保存在今津门桥东侧路下,原桥石[阅读全文:]

广河桥
编辑:7次 | 浏览:3084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31 13:12

摘要: 广河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中段,横跨安泰河,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拱由条石砌成,拱型较为特别,拱顶弧度较小,两边趋于向外直伸。全桥长10米,宽2.5米,拱跨约4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