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积兴里10-13号,为红砖砌筑的三层外廊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一层有外廊;二层、三层窗均做平过梁,三层中开间设露台。建筑院落的入口门楼颇具特色,门头有红砖砌筑的简化英王徽图案。整庐由福清籍日本归侨魏进相建于1933年前后,现仍由魏氏后人居住。[阅读全文:]
摘要: 毛忠梨柴火店位于仓山区仓前路169号(忠烈路7号),为忠烈路口的一座二层近代西洋式民居建筑。建筑风格朴实,檐下有福州近代建筑常见的叠涩线脚;女儿墙的望柱较有特色。据屋主回忆,该建筑建于1930年代,原为出售燃材的“毛忠梨柴火店”。至征迁前,一直为毛氏后人居住。2017-2018年修复。2021年3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马厂街12号(原马厂街33号),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带有较大院落。据后代回忆,原为李德鼎所有。李德鼎原在马尾、厦门造船,回榕后居住于此。鼎庐亦因他而得名。[阅读全文:]
摘要: 东岭村山东正境,亦名景福庵,座落于仓山区建新镇飞凤山东麓。庵内贡奉明朝将军史可法。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庵内有碑刻《史将军传》。[阅读全文:]
摘要: 陈氏大厝,原中山路13号,现门牌号为化龙街5号,为第二批连江历史建筑。现存三进院落,目前为温麻记忆馆。修缮前的大门,晋安梅客 摄于2016年8月26日修缮后的厅堂 晋安梅客摄于2022年2月3日[阅读全文:]
摘要: 连江万园公馆,原门牌为爱国路123号,现为魁龙坊天王前街11号。该民居原系连江游氏万园公住宅,人称“万三三”。为第二批连江历史建筑。万园公馆门口,晋安梅客 摄于2022年2月3日万园公馆厅堂,晋安梅客 摄于2022年2月3日万园公馆厅堂-修缮前,晋安梅客 摄于2016年8月28日[阅读全文:]
摘要: 浦西路林宅位于白马河边浦西路12号,五开间,七柱,两侧有坡屋面厢房,屋面各朝向两侧。晚清建筑,用硬挑挑檐 ,有软卷棚轩廊,正厅有前后两层看架。主要特点是用材粗大,屏柱直径在40cm以上。 [阅读全文:]
摘要: 初建时全称“福建省气象局福州海洋台办公楼”,三层砖混建筑,建于1955年,位于乌山西麓、福建省气象局内,现作为宿舍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东邻观巷,西靠观巷堂,应建于观巷堂1916年落成之后。清水红砖墙面,东侧正立面有装饰意味的双层拱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