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 1915-1951),简称“福建协大”,是20世纪上半叶位于福州的一所教会大学,它是美英基督教差会在中国建立的16所教会大学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崇园位于侯官村,是一座典型的民国中西合璧建筑;建筑融合了民国西式风格与闽侯上街镇传统全木构木楼建造工艺,并采用了民国时当地流行的青砖作为建筑材料,有别于以红砖为主的仓山洋房。[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清市利桥古街的利桥口西段北侧,总占地面积4亩多,为红砖民居建筑群,由旅居印尼的华侨周氏家族建造,为纪念周家艰苦创业的先祖周荷衢,取名“荷园”。1920年代,周荷衢在小桥街开设“乾和号”染衣铺,并印发乾和私营钞票,周家由此发家。荷园分三期建造,1936 年始建东面一层平房,1937年底建造南楼,1948年建造北面曲尺形楼。2021年,荷园在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中得到修缮,并向公众开放。[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旧址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由美以美会等创办,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原存有两幢教学楼,其中一幢在2017年3月被拆除,拆除时已经是公布的“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为美以美会等创办的“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之一,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本建筑之后一直为部队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轮机分作两厂,中挟合拢机器厂。两厂房各1200m’,长约60m,宽约20m。采用石砌基础,砖砌墙身,基石系本地开采之花岗岩,砖则用闽南砖,由厦门港运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施埔路125号大院内,曾是“英国印度妇女教会”创办的“明道盲童女校”校舍,建于1922年。为两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的近代西洋建筑。现废弃。[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52号大院内。建于1940年左右,原为福建协和神学院办公楼,是福建协和神学院建筑群的唯一遗存。建国后作为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工宿舍使用。1983年福建协和神学院主体建筑被仓山区人民政府拆建为办公大楼,仅余本建筑,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外墙贴红色瓷砖,由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作为办公楼使用。现已归还福建神学院,并被租赁改建为“朴墅咖啡”。租赁者拆改了一楼窗户,并在二楼露台增加了玻璃棚。[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