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是元代阿拉伯伊斯兰传教士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的墓冢。墓在亭内,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层塔式墓,花岗石叠砌,高1.15米,长2.5米,宽1.31米。墓亭石结构,正方形[阅读全文:]
摘要: 原有276段,现在唐至清代摩崖石刻122段。分布全山,以邻霄台、冲天台、道山亭等处尤为密集,有篆、隶、楷、草、行书各体。最早者是唐代摩崖造像,有宋代程师孟、陈(蔡?)襄、李纲、朱熹、梁克家等名人题刻。[阅读全文:]
摘要: [大庙路38号·宋-清]宋代始建,现存清代建筑。庵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坐南向北,仅存五柱三间木构架,双坡顶。庙塔石构,两层,镶砌于北墙。第一层方形,高0.395米,边宽0.305米,南[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方山村,为元末明初古遗址。元末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为据守福州而建的屯兵营遗址。现存营房和演兵场遗迹,保存较好的营房遗址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内有三列营房,每列三、四间不等,墙体用不规则块石垒砌,北侧有土井一口;演兵场遗迹在营房南侧,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上世纪70年代以来,定海村附近村民在尾仔屿、大埕渣、青屿、白礁等岛屿附近海域,曾不断打捞出大批文物。[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荆溪镇拔仕村,宋代驿道,为闽中郡西晋京官路。驿道旁尚存题刻三处:一为宋宝庆乙酉年(1225)题刻楷书“拔仕”二字,字径0.5米;一为宋嘉祐三年(1058)题刻“福州怀安县修沙溪路记”,楷书直下计十四行,记叙怀安县令樊纪修整沙溪路的德政,字径0.11米;一为宋宣和元年(1119)题刻,楷书直下计十二行,记叙林慈等募缘铺境内官路的情况及捐资者芳名。题刻对研究我省古代交通、宋代名宦事迹等具有较高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连坂黄彦晋墓位于城门镇樟岚村鸡笼山对面山坡上,北偏西43度。占地面积约108平方米。花岗石砌构,平面呈风字形,由墓埕、护臂、封土组成。[阅读全文:]
摘要: 该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后门山,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北偏西20度。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由2级墓埕、墓围、须弥座祭台、墓碑等组成。[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