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尚干里人林履端从江西东乡知县任上告老还乡,创办陶南小学,校址设在林氏祠堂。校长是举人林翰西,学生100多人,分设甲、乙、丙三个班。民国6年,县政府定校名为闽侯县第七区第一高小国民学校。民国2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个人捐资在尚干道头建工字型砖木结构12间教室,并有大礼堂、单层校舍。陶南小学、乡师附小隧并入新校舍上课。民国35年改称为县立尚干中心小学。民国38年,开设7个班,学生300多人,教师13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13号(麦园路、立新路路口),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江秀清等人创立,以纪念辛亥元老黄展云,建筑以黄展云的表字“鲁贻”命名;1945年落成开馆。建筑占地369.2平方米,坐南朝北偏西;前半部分一层、后半部分二层、为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西式双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外有围墙高约1.8米,内设阅览室、客厅、办公室、卧室、地下室。1960年代为“华侨幼儿园”;“文革”时为仓山邮电局。1991年重修。现图书馆阅览厅为福州烟台画院门市部,楼上为福州仓山文联办公室,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现福建师范大学)西南侧,建于民国时期,由协和建筑部范哲明等人设计。该水塔系福州最早的自来水系统的一部分。[阅读全文:]
摘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美以美会福州年议会在福州仓山望北台建筑此楼,开设师范学校,学制二年,并派传教士孟存慈(George S.Miner)为校长。民国元年(1912年),该校与公理会合办,改称协和师范,为乡村教会学校培养教师。[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马腾村,为一座典型的建国初期苏式新古典主义公共建筑,推测建于50~60年代。马腾人民会场(暂不留名拍摄于2017年2月)[阅读全文:]